水檻遣心二首(其一)
杜 甫①
去郭軒楹敞②,無村眺望賒。
澄江平少岸③,幽樹晚多花。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城中十萬戶,此地兩三家。【注釋】
①杜甫:見《望岳》。
②軒楹:堂前的廊柱,或借指廊間。
③澄江:清澈的江水。
【詩本事】
《水檻遣心二首》大約作于肅宗上元二年(761)。杜甫定居草堂后,經過他的一番經營,園畝擴展了,樹木栽多了。水亭旁還添了專供垂釣、眺望的水檻。詩人經過了長期顛沛流離的生活以后終于得到了安身的處所。
【賞評】
這兒離城郭很遠,庭園開闊寬敞,旁無村落,因而能夠極目遠眺。憑檻遠望,碧澄清澈的江水浩浩蕩蕩,似乎和江岸齊平了。在春日的黃昏里,草堂四周郁郁蔥蔥的樹木盛開著姹紫嫣紅的花朵,散發出迷人的清香。魚兒在細雨中搖曳著身軀,噴吐著水泡兒,歡快地游到水面上。輕捷的燕子,在微風中,傾斜著掠過水蒙蒙的天空。
頷聯兩句一靜,頸聯兩句一動,而動中卻有寫靜之妙,一幅春臨水檻、安寧靜謐的江村晚景油然而現。而首聯“眺望賒”的點染,愈顯居處、視野的寬敞僻遠、開闊無礙。一種遠離塵囂之上的閑適愉悅由大自然生命的律動與自然環境的和諧中感應而出。而更為重要的是,從杜甫這類為數不多的山水詩中可見詩人似乎遠離了早年的汲汲求政與顛沛流離,放棄了其愛之深傷也深的政治理想,平靜的生活讓他疲憊的心徹底放松,無欲無求(至少詩人在創作此類詩歌時的心理狀態應當如此)。杜甫山水詩體現的這種意境恰恰就是凈眾禪的心要——無憶、無念、莫妄。即無相禪師所說的:“無憶是戒,無念是定,莫妄是慧。”
【詩評選輯】
宋·葉夢得《石林詩話》云:詩語忌過巧。然緣情體物,自有天然之妙,如老杜“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此十字,殆無一字虛設。細雨著水面為漚,魚常上浮而淰。若大雨,則伏而不出矣。燕體輕弱,風猛則不勝,唯微風乃受以為勢,故又有“輕燕受風斜”之句。
上一篇:《次北固山下》禪思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江亭》禪思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