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夜雨寄北①》唐詩賞析,《夜雨寄北》原文與注釋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②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③
【注釋】 ①詩題一作《夜雨寄內》。②巴山:因其境內有大巴山、小巴山,常用巴山代指巴渝地區。③何當:何時能夠。
【鑒賞】 唐宣宗大中二年(848),李商隱滯留巴蜀,寫下這首膾炙人口的詩作,寄給在北方的妻子 (一說是友人),傾訴了思鄉的情懷。
你問我歸來的日期,還沒有定呢。首句似平平常常地回答遠方的詢問,細品之下,內涵卻很豐富,故鄉親人的殷切期盼,自己羈絆異鄉的無可奈何,歸期未定的抑郁惆悵,都融合在這一問一答中。句中兩個 “期” 字,一為妻問,一為己答,不覺累贅,反顯自然巧妙。
次句寫自己置身之地的自然環境。因處四川盆地,四面大山環繞,巴渝地區多夜雨,巴山夜雨是重慶秋季獨特的景觀,常常白日晴空萬里,夜晚淅瀝小雨如期而至,洗去了一天的浮塵、暑氣,第二天又是一個清新涼爽的早晨。萬籟俱寂時飄舞在巴山夜空的細雨,觸動了無數多愁善感的心靈,也喚起漂泊在外的游子多少思鄉的愁緒。詩人抓住當地景物的特點,以細細密密的秋雨漲滿秋天的池塘給人的感覺,來抒發羈旅的凄清孤寂。一二兩句之間好像沒有什么聯系,其實不然,它們表現的情緒是一致的,只是詩人有意忽略了它們之間的過渡關系。
三四兩句設想未來相聚的情形。什么時候我們能夠坐在西窗之下,共剪燭花?那時再來談論今晚的巴山夜雨。詩中又出現了 “巴山夜雨”,只是此巴山夜雨不是眼前的實景,而是未來相逢時談論的話題。以想象中美好的場景來突現今日的相思之苦,構思奇巧,妙趣橫生。小小一絕中,“巴山夜雨” 重復出現,一寫實景,一虛擬情懷,不覺累贅,反覺警辟,技法之妙,難以企及。
詩人的思緒在現實——想象——想象中的現實之間流動,回環往復,曲折纏綿,頗似意識流的表現手法; 全詩語言樸素而簡練,以白描的方式敘事、寫景、抒情,情景交融,虛實相間,跌宕有致; 意境的打造自然而優美,“巴山夜雨” 融合了山的曠遠、夜的寧靜、雨的纏綿和悠悠的相思味,可謂清新雋永,別有風情,令人回味無窮。
上一篇:《李白·夜泊牛渚懷古》唐詩賞析,《夜泊牛渚懷古》原文與注釋
下一篇:《李商隱·嫦娥》唐詩賞析,《嫦娥》原文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