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詩詞鑒賞《菊花詩十二首(其五)》供菊
供菊
枕霞舊友
彈琴酌酒喜堪儔,幾案婷婷點綴幽。
隔坐香分三徑露,拋書人對一枝秋。
霜清紙帳來新夢,圃冷斜陽憶舊游。
傲世也因同氣味,春風桃李未淹留。
這首詩是“枕霞舊友”史湘云所作,故而全詩的風格顯得瀟灑豪放,和作者刻畫的史湘云的個性是一致的。“彈琴酌酒喜堪儔”,將菊花供在瓶案,對它如對良友,又彈琴又喝酒,既生動地表現了詩人的高雅豁達,又微妙地襯托出菊花和詩人的意氣相投。詩一開始就扣緊了“供菊”的題目,把花和人融為一體,既詠花,更詠人。“幾案婷婷點綴幽”,突出地描寫了瓶供菊花,是為了點“供”字,但這“婷婷”二字又何嘗不是女詩人婀娜身姿的寫照呢?《紅樓夢》里描寫史湘云的體態是“蜂腰猿背,鶴勢螂形”,可與此對看。
“隔坐香分三徑露”,這句的意思是一座之隔而聞到菊花的香氣,仍然是寫“供”。“三徑”指庭園間的小路,原始的典故是,漢代蔣詡隱居后,曾于舍中竹下開一條三叉小路,只與求仲、羊仲二人來往。后來陶淵明《歸去來辭》有句“三徑就荒,松菊猶存”,這里用其意, “三徑露”就指菊花。“露”讓人聯想到菊花剛折下來時露珠瑩潤的樣子,更增加了幾分嫵媚。“拋書人對一枝秋”說女詩人為菊花豐姿所迷,拋下書本,癡情對花,如慕如訴。唐詩中詠梅花有句:“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這“一枝秋”正是從“一枝春”點化而來,與上句“三徑露”對仗,十分工穩。從描寫角度說,這兩句詩是對“供菊”的刻意形容,是全詩的一個高潮。
第五句中的“霜清”仍是修辭說法,比喻菊花清雅。“紙帳來新夢”則意為:房內新供菊枝,使睡夢也增香。因為紙帳上多畫花卉,而真的菊自然超過了所畫的花,所以這樣說。紙帳是古代高人雅士的用品。《遵生八箋》:“紙帳,用藤皮繭紙纏于木上,以索纏緊,勒作皺紋;不用糊,以線拆縫之;頂不用紙,以稀布為頂,取其透氣;或畫以梅花,或畫以蝴蝶,自是分外清致。”第六句中的“圃冷”指菊圃冷落,斜陽喻衰颯之景。書中林黛玉曾經這樣議論:“據我看來,頭一句好的是‘圃冷斜陽憶舊游’,這句背面傅粉。‘拋書人對一枝秋’已經妙絕,將供菊說完,沒處再說,故翻回來想到未折未供之先,意思深透。”
從陶淵明以往,菊花就成了一種精神品格的象征。最后兩句“傲世也因同氣味,春風桃李未淹留。”正是將全詩歸結到這種傳統的象征。說自己與菊花一樣傲世清高,并不迷戀世上的榮華富貴。據紅學專家們研究,這首詩也有暗示八十回以后史湘云命運結局的作用。比如“霜清紙帳來新夢,圃冷斜陽憶舊游”就影射到賈家和史家敗落以后,史湘云和賈寶玉在貧困漂泊中相遇。而尾聯則直接暗射到賈寶玉和史湘云在家族敗落后相濡以沫、彼此扶助的精神境界。這當然是更深一層次的藝術鑒賞了。
上一篇:《菊花詩十二首(其二)》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菊花詩十二首(其八)》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