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十二首(其四)
張九齡①
孤鴻海上來,池潢不敢顧②。
側見雙翠鳥③,巢在三珠樹④。矯矯珍木巔,得無金丸懼⑤?美服患人指⑥,高明逼神惡⑦。今我游冥冥⑧,弋者何所慕⑨!【注釋】
①張九齡:見《感遇十二首》(其一)。
②池潢:護城河。
③雙翠鳥:即翡翠鳥,雄為翡,雌為翠,毛色華麗多彩。
④三珠樹:神話傳說中的寶樹。本作三株樹。見《山海經·海外南經》:“三株樹在炎火國北,生赤水上,其為樹如柏,葉皆為珠。”
⑤“得無”句:豈不懼怕有子彈打來?得無:表反問語氣,豈不、能不。金丸:彈弓的子彈。
⑥“美服”句:身著華美的服裝應擔心別人指責。
⑦“高明”句:官位顯要會遭到鬼神的厭惡。高明:指地位官職尊貴的人。西漢揚雄《解嘲》:“高明之家,鬼瞰其室。”
⑧冥冥:高遠的天空。
⑨弋者:獵人。慕:想獵取鳥的欲望。
【詩本事】
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李林甫、牛仙客執政后,張九齡被貶為荊州刺史。這首詩寫成約兩年后詩人就去世了,這首詩該是他晚年心境的吐露。
【賞評】
大海上波浪滔天,洶涌澎湃。極目遠舒,海天一色,蒼茫一片,一只鴻雁飛翔其中。滄海是這樣的大,鴻雁卻是這樣的小,它乘風破浪,高傲地飛翔。當它見到區區城墻外的護城河水,卻不敢多看一眼。側目看見一對身披翠色羽毛的翠鳥高高營巢在神話中所說的珍貴的三珠樹上,閃光的羽毛那樣顯眼,難道就不怕獵人們用金彈丸來獵取嗎?華美的衣服會使人指指點點,地位尊貴至極會遭神嫉妒。孤鴻既不重返海面,也不流連池潢,它沒入蒼茫無際的太空之中,獵人們雖然渴望獵取它,可是又將從何處去獵取它呢?詩人以鴻雁隱喻自己的身世之感,并揭示了才華和鋒芒的外露容易遭人中傷、妒忌,身居高位常常被人猜忌、誣陷的生活哲理。
【詩評選輯】
①清·沈德潛《唐詩別裁》:《感遇》詩,正字古奧;張曲江蘊藉;本原同出嗣宗;而精神面目各別,所以千古。
②清·劉熙載《藝概》:曲江之《感遇》出于《騷》。
上一篇:《感遇十二首(其一)》禪思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擬古十二首(其九)》禪思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