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十二首(其一)
張九齡①
蘭葉春葳蕤②,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jié)。
誰知林棲者③,聞風(fēng)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④,何求美人折⑤?
【注釋】
①張九齡(678—740),字子壽,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guān))人。唐中宗景龍初中進(jìn)士,玄宗朝應(yīng)“道侔伊呂科”,策試高第,位至宰相。在位直言敢諫,舉賢任能,為一代名相。張九齡詩歌成就頗高,獨(dú)具“雅正沖淡”的神韻,寫出了不少留存后世的名詩,并對嶺南詩派的開創(chuàng)起了啟迪作用?!度圃姟反嫫湓娨痪?。
②葳蕤:枝葉茂盛而紛披。
③林棲者:棲居山林的隱士。坐:因?yàn)椤?/p>
④本心:本性。
⑤“草木”二句:此為雙關(guān)語,草木有自然的品質(zhì),人有自己的情操志節(jié)。這些自然自在的美好品質(zhì)并不是因別人的好惡而存在的。
【詩本事】
張九齡《感遇》詩共十二首,作于開元二十五年(737)。這時作者被貶為荊州長史,抑郁不得志,以賦詩寄托自己的情懷。
【賞評】
春天來臨,蘭花一片青翠,一片片的葉子生長得如此茂盛,煥發(fā)著生命的活力。而桂花的生命佳期似在秋天,金黃的色彩那么鮮明,繁花朵朵,芬芳馥郁。蘭桂傾其所有,精心演繹著生命的花期,使春秋成為美好的季節(jié)。連那些棲居在林間的人,也因?yàn)槁劦斤L(fēng)送花香而愉悅。蘭花自為葳蕤,桂花自為皎潔,它不為取悅于美人,草木自有芳香的本性。全詩詞意和平溫雅,不激不昂。詩人以蘭桂自喻,認(rèn)為賢人君子的潔身自好、進(jìn)德修業(yè)只是盡其本分,而并非借此來博得外界的稱譽(yù)提拔以求富貴利達(dá)。
【詩評選輯】
①明·胡應(yīng)麟《詩藪》:盛唐繼起,孟浩然、王維……本曲江之清淡而益以風(fēng)神者也。
②明·周珽、周敬《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引周敬曰:曲江公詩雅正沉郁,言多造詣,體含風(fēng)騷,五古直追漢魏深厚處。
③清·邢昉《唐風(fēng)定》:透骨語出之和平。
④清·方東樹《昭昧詹言》:立物各有時,人能識此意,則安命樂天。興而比,收所謂“運(yùn)命唯所遇”。
上一篇:《感遇三十八首(其二)》禪思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感遇十二首(其四)》禪思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