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士盧岵山居
溫庭筠①
西溪問樵客,遙識主人家。
古樹老連石,急泉清露沙。千峰隨雨暗②,一徑入云斜。日暮鳥飛散,滿山蕎麥花③。【注釋】
①溫庭筠(約812—866),本名岐,字飛卿,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宰相彥博裔孫。少敏悟,才思艷麗,韻格清拔,工為辭章小賦,與李商隱皆有名,稱“溫李”。然行無檢幅,數舉進士不第。思神速,每入試,押官韻作賦,凡八叉手而成,時號“溫八叉”。仕途不得意,官止國子助教。詩辭藻華麗,少數作品對時政有所反映。亦作詞,他是第一個專力于“倚聲填詞”的詩人,其詞多寫花間月下、閨情綺怨,形成了以綺艷香軟為特征的花間詞風,被稱為“花間派”鼻祖,對五代以后詞的大發展起了很強的推動作用。唯題材偏窄,被人譏為“男子而作閨音”。
②千峰:言山峰之多。
③蕎麥:一年生草本植物。莖赤質柔。葉互生,呈心臟形,有長柄。花色白或淡紅。果瘦三角形,有棱。子實磨成粉可制面食。通常亦稱其子實為蕎麥。
【詩本事】
盧岵可能是作者的道友,這首詩寫盧岵處士山居的景色。通過山居景色的描寫反映其人品的高潔及作者的景慕之情。
【賞評】
暮春時節,林色蒼翠,溪水淙淙,山鳥時鳴,盧處士就在山中幽居。隔著澄澈的西溪借問他的山居之地,樵客遙指山林深處。沿著山路向深林杳杳之處走去,古木虬龍般的老根裸露交錯著和周圍的蒼石糾纏在一起。湍急的泉水帶走了落葉和浮塵,只有泉底澄靜的清沙微露出來。放眼望去,周圍的千峰萬巖在山雨中黯淡下來,唯有一條幽徑斜斜地飛入云端。日暮時分,眾鳥飛散,滿山潔白的蕎花映入眼簾。
這是一首寫景詩,西溪、樵客、古樹、老石、急泉、清沙、千峰、幽徑、白云、落日、飛鳥、蕎花繪成了一幅古淡清幽的山居圖,通過對山居景色的描寫反映盧處士的高潔品格和作者對他的景慕之情。同樣生活在世俗社會之中,為何有人能超脫塵世,有人卻只能永落紅塵?其實,擁有一顆淡定平靜的心才是關鍵。
上一篇:《在獄詠蟬》禪思哲理詩賞析
下一篇:《夏日過青龍寺謁操禪師》禪思哲理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