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薛昂夫
功名萬里忙如燕,斯文一脈微如線,光陰寸隙流如電,風(fēng)雪兩鬢白如練。盡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見?至今寂寞彭澤縣。
薛昂夫,名超吾,一字九皋,維吾爾族人,漢姓馬,故亦稱馬昂夫。是漢化較深的色目作家。曾官居衢州路(今浙江一帶)達(dá)魯花赤(蒙古語首長官),晚年退出官場,在杭縣皋亭山一帶隱居?!赌锨艑m正始序》說:“昂夫詞句瀟灑,自命千古一人?!薄短驼糇V》說:“昂夫之詞如雪窗翠竹。”可見其詞曲麗雅飄逸,不同凡俗。
本篇是詩人晚年辭官退隱前對不覺中光陰荏苒而壯心未酬的慨嘆之作,亦是對留戀榮華故作頹唐者流諷弄的篇什。正如詩題《塞鴻秋》邊塞秋天的鴻雁一般,哀吟里卻聞它悲壯慷慨,南飛中更顯其風(fēng)骨傲姿。
前面四句,詩人用連續(xù)的四個比喻,以鋪排的氣勢、淋漓的酣墨潑寫出一個為求功名而萬里追索終生匆匆忙碌的蒼老形象。透過字跡可窺見詩中主人公兩鬢的雪白和充滿矛盾與痛苦的心靈。功名萬里,《后漢書·班超傳》說:“大丈夫無他志略,猶當(dāng)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詩人效法古賢,萬里求功名,穿梭忙如燕。然“只識彎弓射大雕”的天驕們使得元成了中國封建歷史上最混亂最黑暗的時代,致使“斯文一脈微如線”。作者漢化很深,向以儒家禮樂為正統(tǒng)思想,在奔波萬里求取功名后,雖身處高位而又覺魂陷淤泥,面對禮崩樂壞、斯文微如絲線近乎掃地的境況,極為傷感痛心。因?yàn)榇掖冶疾β等缪啵Q(mào)然回首才頓感光陰流逝迅如白駒過隙,快似電光石火,不知覺中,老之將至,兩鬢染白了歲月的風(fēng)霜。在此,詩人含蓄地表現(xiàn)了人生短暫、來日無多,滿目慘酷而回天乏力的心情的苦悶和悲涼。但他相信“江東日暮去,渭北春天樹,青山太白墳如故”(《塞鴻秋·凌歊臺懷古》),詩人遺澤長存。他恨透了那些“一臍燃出萬民膏”(朝天子《詠史》)的貪財、殘暴的權(quán)臣,具有“四海詩名播,千載誰酬和?知他是東坡讓我,我讓東坡”(殿前歡《秋》)的驚人豪興,追求的是“高山流水淡生涯、心與琴俱化”(朝天子《詠史》)的美妙境界。然“斯文一脈微如線”、“光陰寸隙流如電”,使詩人“潮去愁難退”“愁共海潮來”(楚天謠過清江引《送春》)。兩鬢風(fēng)霜,不改操守,所以想起了退居山林超人遁世的念頭,以求得精神重壓的擺脫。(此段引述均是薛昂夫作品)。
“盡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見?”語出靈徹《東林寺酬韋丹刺史》:“相逢盡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見一人?”雖然人們目視極其黑暗的現(xiàn)實(shí),也說著不去計較人我是非,“忘世亦忘機(jī)”的話,持著忍辱退讓不爭閑氣或急流勇退及早歸隱的態(tài)度,”退一步乾坤大、繞一著萬慮休”(王德信[集賢賓]《退隱》),“榮華休戀,歸去來兮”(張養(yǎng)浩[普天樂]),盡管“黃金帶纏著憂患,紫羅襴裹著禍端”(張養(yǎng)浩[水仙子]),但是遺憾得很,大多數(shù)人是故作頹唐發(fā)發(fā)牢騷而已,“看密匝匝蟻排兵,亂紛紛蜂釀蜜,急攘攘蠅爭血”(馬致遠(yuǎn)[雙調(diào)·夜行船]《秋思》)。世人依然爭名奪利,如蠅逐血,毫不疲軟,導(dǎo)致了“至今寂寞彭澤縣”,戀菊陶門可羅雀。詩人在此一方面是鄙視那些愿為五斗米茍且的小人,揭露社會的不平和黑暗,更在于間接地表述自己富貴不淫的品格,出淤泥不染的節(jié)操。
本篇還告訴我們要重晚節(jié)的人生哲理,它對人生短促及時行樂的做法是持批判鞭撻態(tài)度的。詩人并不因?yàn)椤帮L(fēng)雪兩鬢白如練”就不去問津彭澤縣,倒是感到“光陰寸隙流如電”,要趕緊棄官歸園田。今人固然不提倡什么退隱,但作為一種對信仰的堅持,對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不隨波逐流,不因利動心,還是很值得借鑒的。另外,本詩成功運(yùn)用的博喻手段,不露痕跡的引用點(diǎn)化,以典入詩的自然熨貼,述志明理的含蓄、形象、生動,都具有學(xué)習(xí)參考的價值。
上一篇:《次韻郁李花·[宋]趙抃》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水邊偶題·[唐]羅隱》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