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惲《汜水行》原文|翻譯|注釋|賞析
[元]王惲
五季權在兵,逆順系財賄。同光當寧能幾朝,牝雞司晨傾內外。添都買宴物山積,盡入掖庭充內費。君王政荒優宦狎,將相無辜恣誅殺。蜀資百萬賊所繳,縱有其能供近渴。一夫夜呼汜水東,絳霄樓頭兵反攻。雍陵竟墮所好死,英武杳逐仙音空。先皇有識若相問,三矢雖還未克終。
這是一首歌行體樂府古詩,詩中歌詠了五代時期,后唐莊宗李存勖驕淫怠政,致使國亂身死的史實,表達了對歷史人物的看法。“汜水”,即汜水關,在今河南滎陽。據《舊五代史·莊宗紀》記載:同光四年( 926 )趙在禮叛亂,李嗣源奉命征剿,軍至鄴都(今河南安陽),被部下黃袍加身,簇擁為帝。莊宗親率大軍二萬五千人平叛, “至汜水,已失萬余騎”,軍心渙散,元氣大傷,遂倉惶退回洛陽,為叛軍從馬直指揮使郭從謙射殺。史家評其敗亡乃咎由自取。本詩當作于世祖至元14年。詩人出任河南北道提刑按察副使時,路過汜水關,有感于唐莊宗的敗亡,乃寫下此詩。
全詩為兩部分,前八句,寫唐莊宗當政的荒淫無道;后八句,則寫莊宗的覆滅。前段為因,后段為果,層層敘寫,脈絡分明。
“五季權在兵,逆順系財賄”,首二句描寫了五代時期混亂動蕩的歷史:能否掌權全在于有無兵力,而財物的有無多少直接關系著部下的叛與從。這概括的一筆,為詠嘆唐莊宗的敗亡勾勒了廣闊的歷史背景。“同光當能寧幾朝”,“同光”,是唐莊宗的年號,從其稱帝建年號同光到其被殺同光朝傾覆,前后僅四年時間。所以詩人說,同光朝安寧的日子能有幾天呢?反問的語氣,表達了詩人對莊宗統治的不穩定的強烈感慨。 “牝雞司晨”本指母雞打鳴,喻婦女干預政治,此指莊宗時皇后劉氏的種種亂政行為:她參與莊宗重用伶人、宦官;不擇手段地聚斂錢財, “宮中貨賄山積”:又阻止莊宗以“庫物”賞軍,以至激起兵變……真是一手遮天,權傾內外,炙手可熱。 “添都買宴物山積,盡入掖庭充內費”, “添都”,指莊宗先以魏州為都,后定都洛陽,改魏州為鄴都。莊宗、劉皇后刻意搜括財物,卻全部用于宮廷享用,致使內府“物山積”而外庫匱乏,軍費不濟,眾將士的妻子甚至凍餓至死,激起部下強烈不滿,以致一人作亂,應者紛紛。 “君王政荒優宦狎,將相無辜恣誅殺”,莊宗寵信優伶宦官,不理朝政,日與游戲。對功臣戰將不但不賞,反而倍加猜忌,無辜恣意誅殺,僅同光四年無罪而被殺者就有樞密使郭崇韜和滑州節度使李繼麟等。 “冤酷之聲,行路流涕” (《舊五代史·朱友謙列傳》。朱被賜姓名為李繼麟)。詩人把豐富的歷史內容,熔鑄在短短的詩句中,蘊含了對歷史深深的思考。
“蜀資”以下為第二部分,寫其敗亡。 “蜀資百萬賊所繳,縱有其能供近渴”,莊宗長子李繼岌滅蜀國,得百萬財寶,但他們父子盡死叛亂之中,百萬蜀資落入叛賊之手。一生征戰,卻為他人做嫁衣,歷史嘲弄了這位悲劇人物。 “一夫夜呼”二句總寫叛亂。 “一夫”指皇甫暉,他挾持李嗣源叛亂,是對莊宗政權最致命的一擊。到郭從謙直接以兵刃相見,莊宗竟被亂箭射殺,死在絳霄殿下。詩人所寫皆有史實根據。這位使“家仇昭雪,國祚中興” (《舊五代史·莊宗紀》)的、曾經是有為之主的人,終于身葬“雍陵”,魂逐“仙音”了。如果他死去的父親問起臨終“三矢”之遺囑,他將何以回答先父的在天之靈呢? “先皇有識若相問,三矢雖還未克終”。 “先皇”,李存勖之父李克用。史載李克用臨終時,賜三矢于莊宗,囑其討劉仁恭、擊契丹、滅朱溫。莊宗雖然未負遺志,滅了三國,“還矢先王,以告成功”,但他最后卻未能善始善終,死于賊臣之手。假設的相問和假設的回答,包含了詩人對歷史興亡的深刻思考,使人回味無窮。
這是一首詠史詩,詩在眾多的歷史史實中,選取典型材料,總結了莊宗“不亡何待” (同上)的歷史經驗,對后世治國者頗有教育意義。
上一篇:馬援《武溪深行》原文|翻譯|注釋|賞析
下一篇:《江南》原文|翻譯|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