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戲劇《無名氏》鑒賞
《飛刀對箭》全名《摩利支飛刀對箭》,或作《莫離支飛刀對箭》,主要寫薛仁貴征高麗有功,由莊農到天下兵馬大元帥的故事。
絳州龍門鎮大黃莊的薛仁貴,自小學成十八般武藝,不肯做莊農活計,每日只是刺槍弄棒,舞劍輪叉。他看到別人“臥重裀食列鼎喜任消” ,自己卻“運不行似吃著迷魂藥” ,“志不成似吃著無心草” ,他怨天公安排得他無著落,“困蟄龍久隱在草團瓢” 。他相信自己如果尋著上天梯,“龍能夠致風雨,虎能夠奮牙爪” ,把他那“平生壯志須應了” 。薛大伯責怪他一天只耕二畝地,只知刺槍弄棒,“怎么能夠長進” ,他說: “有一日長全我這六梢,我可敢飛騰過萬里青霄” 。
高麗國摩利支蓋蘇文,在鴨綠江白額坡前,邀截各國進唐貢品,單搦大唐名將交鋒。因唐皇帝睡夢中有白袍小將自稱家住虹霓三刀,虹霓者絳也,三刀者州也,所以徐懋功派張士貴先去絳州龍門鎮,招擢義軍。薛仁貴欲要投義軍去,父母不允。薛仁貴不愿在“深村里窮到老” ,向父母說明盡忠不能盡孝的道理。父母見他執意要去,只好同意。薛仁貴揭了黃榜,去見張士貴。張士貴看他是條好漢,“前頭看著,恰似望后仰著。后頭看著,恰似望前合著” ,“虎背熊腰” ,臂膊似欄桿,拳頭似石鼓,兩腿似井椿,肚皮似簸箕,腦袋似栲栳,脖子似麻線,問明姓名住處,要他拉弓。他拿一石米的弓嫌軟,拿一石五米的弓又嫌軟,拿兩石米的弓還嫌軟,最后竟把鎮庫銅胎鐵靶寶雕弓拽折了。張士貴以“損弓折箭”的罪名要將他推出斬首。這時徐懋功趕來了,問其罪因,妒賢嫉能的張士貴言說薛仁貴以黃榜在身為由不向他行禮,薛仁貴說自己馬到處寫滿功勞簿, 薛仁貴說要折摩利支腰脊骨,薛仁貴拽折鎮庫銅胎鐵靶寶雕弓,等等。盡管他說了這一大堆理由; 徐懋功卻不同意將薛仁貴斬首。這時探子謊報摩利支索戰,徐懋功提出讓薛仁貴隨張士貴破摩利支,贏了將功折罪,輸了二罪俱罰,張士貴只好同意。徐懋功詢問薛仁貴要用什么衣甲頭盔槍刀器械,薛仁貴言說白袍白甲素銀盔,丈二方天畫桿戟,一匹白馬,一張硬弓,他自己已有七枝連珠箭。徐懋功一聽,“原來正是天子應夢的將軍” ,全部滿足了薛仁貴的要求。
摩利支脊背上有五口飛刀,三口得用,百步之外,能取上將首級。張士貴一交鋒,便敗陣而走。薛仁貴用三箭對三刀,摩利支留下兩刀防身,狼狽逃竄。張士貴搶先向徐懋功假報功勞,要求加官。豈知徐懋功早就了解到真情實況,把賴功的張士貴打為庶民,永不敘用,叉出轅門; 又接來薛大伯一家到京師居住; 奉命加薛仁貴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加薛大伯為評事之職,賜金千兩,香酒百瓶,玉柱杖一條,薛大伯喜不自禁。薛仁貴對父親說,如此富貴高官,“索強如段段田苗可便接遠村” ,那玉柱杖“索強似您打麒麟的黃桑棍” 。他還和父親開玩笑,要父親留下香酒百瓶,“咱可索答荷天公雨露恩” 。薛大伯面對此情此景,感慨道,“這的是一日為官,強似千載為民也” 。這正是此劇宣揚的主要思想。
本劇第三折寫高麗國探子向其大將敘說薛仁貴打敗摩利支的經過,以從側面渲染薛仁貴三箭對三刀的勝利,這也是他以往重武不重農,以圖建功立業、報效國家、名上凌煙閣的必然結果。
上一篇:元戲劇《無名氏·狄青復奪衣襖車》鑒賞
下一篇:元戲劇《無名氏·瘸李岳詩酒玩江亭》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