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翰
思吳江歌
秋風起兮佳景時,吳江水兮鱸魚肥。
三千里兮家未歸,恨難得兮仰天悲。
作者簡介 張翰,生卒年不詳,字季鷹。吳郡吳(今江蘇蘇州)人。有清名美望,善屬文,縱性不羈,時人比之為阮籍,號“江東步兵”。晉惠帝末年,大司馬齊王冏執(zhí)政,張翰任大司馬東曹掾。旋棄官歸吳,年五十七卒。原有集二卷,已佚,僅存詩六首。
題解 晉《文士傳》說張翰“在洛見秋風起,思吳中菰飯莼羹鱸魚膾。嘆曰‘人生貴得適意耳。何能羈官數(shù)千里以要名爵乎!’因作此歌,遂命駕還。”《思吳江歌》在《詩記》中名《秋風歌》。
簡析 張翰的《思吳江歌》或曰《秋風歌》是西晉末年廣為流傳的懷鄉(xiāng)思歸詩作。詩中點出的莼菜鱸魚,形成了此后“莼鱸之思”的成語。該詩言簡意賅,除了思鄉(xiāng)之情以外,言外之意是厭惡當時的政壇黑暗腐敗,故寫出該詩不久,詩人就棄官南歸了。
上一篇:張羽《過瓜洲》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