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胡十八]“自隱居”(張養浩)》原文|翻譯|賞析|釋義
自隱居,謝塵俗,云共煙,也歡虞。萬山青繞一茅廬,恰便似畫圖中安著老夫。對著這無限景,怎下的又做官去。
見《云莊休居自適小樂府》。此曲寫歸隱田園山林的閑適自得之樂。前四句先寫其辭官隱居,以“云共煙,也歡虞”映襯其“謝塵俗”之后的輕松愉快。第五句展現其“似畫圖”般優美的隱居的生活環境,然后將自己置身其中,在“青山茅廬”中出現一位隱者的形象,高雅的環境氛圍映襯出不俗的志趣。最后兩句,先以“對著這無限景”一句將前文挽攏,再以不愿重新出仕作結,其留戀隱逸之閑放的感情被充分表現出來,而歸隱田園山林的閑適自得之樂,也就自在不言之中了。張養浩在至治元年(1321)以父老歸養為由辭官而歸,這以后至天歷二年(1329)的八年中,朝廷曾七次遣使,聘其出山,所謂“山中八九年,七見征書下日邊”([西番經]“屈指歸來后”)即指此事,然而,張養浩都一次又一次地拒絕了。這首小令當作某一次面對朝廷的征召之時,作者就自己隱居生活的感觸隨手拈來,信筆成曲,有自然樸實的本色作風。
上一篇:《[雙調·胡十八]“正妙年”(張養浩)》原文|翻譯|賞析|釋義
下一篇:《[雙調·行香子]癡迷(朱庭玉)》原文|翻譯|賞析|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