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鄭燮·道情篇(十首)》原文賞析
楓葉蘆花并客舟,煙波江上使人愁。勸君更盡一杯酒,昨日少年今白頭。自家板橋道人是也,我先世元和公公流落人間,教歌度曲。我如今也譜得道情十首,無非喚醒癡聾,銷除煩惱。每到山青水綠之處,聊以自遣自歌; 若遇爭名奪利之場,正好覺人覺世。這也是風流事業,措大生涯。不免將來請教諸公,以當一笑。
老漁翁,一釣竿; 靠山崖,傍水灣。扁舟來往無牽絆。沙鷗點點輕波遠,荻港蕭蕭白晝寒。高歌一曲斜陽晚。一霎時波搖金影,驀抬頭月上東山。
老樵夫,自砍柴; 捆青松,夾綠槐。茫茫野草秋山外。豐碑是處成荒冢,華表千尋臥碧苔。墳前石馬磨刀壞。倒不如閑錢沽酒,醉醺醺山徑歸來。
老頭陀,古廟中; 自燒香,自打鐘。兔葵燕麥閑齋供。山門破落無關鎖,斜日蒼黃有亂松。秋星閃爍頹垣縫。黑漆漆蒲團打坐,夜燒茶爐火通紅。
水田衣,老道人; 背葫蘆,戴袱巾。棕鞋布襪相廝稱。修琴賣藥般般會,捉妖拿鬼件件能。白云紅葉歸山徑。聞說道懸巖結屋,卻教人何處相尋。
老書生,白屋中; 說唐虞,道古風。許多后輩高科中。門前仆從雄如虎,陌上旌旗去似龍。一朝勢落成春夢。倒不如蓬門僻巷,教幾個小小蒙童。
盡風流,小乞兒; 數蓮花,唱竹枝。千門打鼓沿街市。橋邊日出猶酣睡,山外斜陽已早歸。殘杯冷炙饒滋味。醉倒在回廊古廟,一任他雨打風吹。
掩柴扉,怕出頭; 剪西風,菊徑秋。看到又是重陽后。幾行衰草迷山郭,一片殘陽下酒樓。棲鴉點上蕭蕭柳。撮幾句盲辭瞎話,交還他鐵板歌喉。
邈唐虞,遠夏殷; 卷宗周,入暴秦。爭雄七國相兼并。文章兩漢空陳跡,金粉南朝總廢塵。李唐趙宋慌忙盡。最可嘆龍盤虎踞,盡銷磨燕子春燈。
吊龍逢,哭比干; 羨莊周,拜老聃。未央宮里王孫慘。南來薏苡徒興謗,七尺珊瑚只自殘。孔明枉作英雄漢。早知道茅廬高臥,省多少六出祁山。
撥琵琶,續續彈; 喚庸愚,警懦頑。四條弦上多哀怨。黃沙白草無人跡,古戍寒云亂鳥還。虞羅慣打孤飛雁。收拾起漁樵事業,任從他風雪關山。
風流家世元和老,舊曲翻新調。扯碎狀元袍,脫卻烏紗帽。俺唱這道情兒歸山去了。
道情是一種說唱文學,本道士所歌,稱黃冠體(見《嘯余集》)。后來江湖上的歌者,依調譜詞,多寓諷世勸善之意,沿門歌唱,喚住唱道情。這十首道情是鄭板橋的一時游戲之作,一開始,就集唐人崔顥、王維、許渾等人詩句為上場詩,信手拈來,頗為渾成;道情的一頭一尾,都戲稱自己是唐人小說中人物、元人石君寶雜劇命名為鄭元和者之后,這是因為鄭元和曾狎妓淪落為挽歌郎,又遭其父鞭棄再淪落為乞兒,而“道情”原是沿門歌唱曲兒,正經文人所不屑為,作者居然為之,而且給自己找了這樣一個不經的理由,賦本篇以不少風趣。
前六曲歌詠了六種江湖中人,依次為漁翁、樵夫、頭陀、道士、塾師、乞兒,比起“爭名奪利之場”中人來,他們生活相當清貧,然而卻親近“山青水綠”之大自然,而且取一種自然的生活方式即自食其力,從而絕無名利場中的是非、煩惱,反而活得快活自在,令人羨煞。后四曲則出以歌者口吻,他從往古歷史中汲取材料,予以評駁,第八曲極精要地敘述了從唐堯到南明數千年歷史,于“空陳跡”、“總廢塵”、“慌忙盡”、“最可嘆”、“盡銷磨”見意,極精要地概括了一部廿四史就是封建統治“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循環史;第九曲指出歷代宮廷、朝廷都充滿復雜的矛盾,忠臣志士鞠躬盡瘁,演出的總是悲劇,唯有信奉老莊哲學,才能遠禍全身。
上面這些思想內容前人也曾在詩詞中表現過,但都不如道情這樣洋洋灑灑、淋漓盡致、寓意通俗而文字優美。所以它比同類詩詞更能安慰官場失意者的心情,近人如鄧拓在受政治迫害丟官后,寫《燕山夜話》,竟稱贊鄭板橋是“一枝畫筆春秋筆,十首道情天地情。”評價不可謂不高。道情曲詞在音節上很有特色,基本上由三言、七言句構成,行文上有駢散的變化,句群上有奇偶的變化,用韻有疏密的變化,七言句有上四下三、上三下四節奏的變化,在音調上備極搖曳多姿。近體七言詩是以單音步結尾,故尾音迤邐曼長;而道情曲詞以兩個上三下四的聯語結尾,即雙音步結尾,尾音找截干脆,很有新意。
上一篇:古詩《屈大均·通州望海》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張簡·醉樵歌》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