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壽陽曲]詠李白(姚燧)》原文|翻譯|賞析|釋義
貴妃親擎硯,力士與脫靴,御調羹就飧不謝,醉模糊將嚇蠻書便寫,寫著甚楊柳岸曉風殘月。
見《陽春白雪》前集卷三。此曲贊頌了李白非凡的氣質和才能,描述了李白在宮中任供奉翰林的軼聞趣事,表現他蔑視權貴、傲岸不羈的性格。李白于天寶元年(742)因友人吳筠、賀知章等人的推薦,受到唐玄宗的賞識,召入長安,任供奉翰林之職,實是皇家清客。玄宗度曲,命他填制新詞。后因醉侮宦官高力士,得罪寵妃楊玉環,被賜金還山,離開長安,漫游江湖。此曲寫李白在宮中因受唐玄宗賞識,在揮毫作書時,楊貴妃親為捧硯,寵宦高力士為之脫靴,玄宗親為調羹,李白對此種殊遇,當之無愧,并不辭謝。充分地描繪出李白天才大度的豪放精神和傲視權貴的性格,連當時的寵妃、貴臣都不放在眼里。在醉態朦朧中寫答蠻的書信,文人以筆平天下,寫什么“楊柳岸曉風殘月”。“楊柳岸曉風殘月”,是宋代柳永《雨霖鈴》中的詞句。但作者通過藝術的形象思維,使李白才氣逼人、浪漫無羈的氣概得到了更加充分的體現,使李白的氣質神態躍然紙上。
上一篇:《[雙調·壽陽曲]別珠簾秀(盧摯)》原文|翻譯|賞析|釋義
下一篇:《[雙調·壽陽曲]夜憶(其一) (盧摯)》原文|翻譯|賞析|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