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宮·鸚鵡曲]“儂家鸚鵡洲邊住”(白賁)》原文|翻譯|賞析|釋義
儂家鸚鵡洲邊住,是個不識字漁父。浪花中一葉扁舟,睡煞江南煙雨。[么]覺來時滿眼青山,抖擻綠蓑歸去。算從前錯怨天公,甚也有安排我處。
見元楊朝英《陽春白雪》后集卷一、《太平樂府》卷一、明朱權《太和正音譜》。歌詠漁父的閑適瀟灑,以寄托歸隱情懷,可以說是古典詩歌中的一種傳統(tǒng)題材,自《楚辭》中的《漁父》開始,到唐、宋詞人的創(chuàng)作,一脈相承,如張志和、李煜、朱敦儒、陸游等均有漁父詞流傳,到元散曲中,遂蔚為大觀。然尤以白賁的這首[鸚鵡曲]影響最大。此曲寫放浪山水的閑情逸趣,表現(xiàn)的是元代知識分子逃避現(xiàn)實的一種普遍心態(tài),故輾轉唱和者甚眾,如馮海粟、劉敏中、呂濟民、張可久等,皆有次韻之作,其中馮海粟一氣作數(shù)十首,最為突出。白賁此曲起首二句用奇巧之筆點明自己醉心的是洲邊漁父的生活,接下來兩句寫漁父生活環(huán)境,一驚險、一迷茫,然其中卻用“浪花”化驚險為悠閑,用“睡煞”二字化迷茫為舒適,平凡的漁父生活就這樣被詩化了。[么]篇化用張志和[漁歌子]詞意,語意雙關,亦寫漁父,亦寫自我。字面寫漁父覺醒,寓意是自己看破紅塵。最后“算從前”二句,以詼諧之筆寫其樂天安命的曠達情懷。全曲借境寓情,著筆于漁父,表現(xiàn)的是自我,我即漁父,漁父即我,二者融和幻化,情韻豐逸。
上一篇:《[正宮·醉西施]“檢點舊風流”(珠簾秀)》原文|翻譯|賞析|釋義
下一篇:《[正宮·鸚鵡曲]農(nóng)夫渴雨(馮子振)》原文|翻譯|賞析|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