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呂·粉蝶兒]牛訴冤(姚守中)》原文|翻譯|賞析|釋義
性魯心愚,住煙村飽諳農務。丑則丑堪畫堪圖。杏花村,桃林野,春風幾度。疏林外紅日西晡,載吹笛牧童歸去。[醉春風]綠野喜春耕,一犁江上雨。力田扶耙受驅馳,因為主甘分受苦,苦,苦。經了些橫雨斜風,酷寒盛暑,暮煙曉霧。[紅繡鞋]牧放在芳草岸白蘋古渡,嬉游于綠楊堤紅蓼平湖,畫工描我在遠山圖。助田單英勇陣,駕老子驀山居,古今人吟未足。[石榴花]朝耕暮墾費工夫,辛苦為誰乎?一朝染患倒在官衢,見一個宰輔,借問農夫,氣喘因何故?聽說罷感嘆長吁。那官人勸課還朝去,題著咱名字奏鸞輿。[斗鵪鶉]他道我潤國于民,受千辛萬苦。每日向堰口拖船,渡頭拽車。一勇性天生膽氣粗,從來不怕虎。為伍的是伴哥王留,受用的是村歌社鼓。[上小樓]感謝中書部,符行移諸處,所在官司,禁治嚴明,遍下鄉都。里正行,社長行,叮嚀省諭:宰耕牛的捕獲申路。[么]食我者肌膚未肥,賣我者家私不富。若是老病殘疾,卒中身亡,不堪耕鋤,告本官,送本都,從公發付。閃得我丑尸不著墳墓。[滿庭芳]銜冤負屈,春工辦足,卻待閑居。圈門前見兩個人來覷,多應是將我窺圖。一個曾受戒南莊上的忻都,一個是累經斷北氵畺王屠。好教我心驚慮,若是將咱賣與,一命在須臾。[十二月帶堯民歌]心中畏懼,意下躊躇,莫不是待將我釁鐘,不忍其觳觫。那思想耕牛為主,他則是嗜利而圖,被這廝添錢買我離桑樞,不睹是牽咱過前途。一聲頻嘆氣長吁,兩眼凄惶淚如珠。兇徒,兇徒,貪財性狠毒,綁我在將軍柱。[耍孩兒]只見他手持刀器將咱覷,唬得我戰撲速魂歸地府。登時間滿地血模糊,碎分張骨肉皮膚。尖刀兒割下薄刀兒切,官稱稱來私稱上估。應捕人在旁邊覷,張彈壓先抬了膊項,李弓兵強要了胸脯。[么]卻不道聞其聲不忍食其肉,刬地加料物寬鍋中爛煮。煮得美甘甘香噴噴軟如酥,把從前的主顧招呼。他則道三分為本十分利,那里問一失人身萬劫無。有一等貪哺啜的喬人物,就本店隨機兒索喚,買歸家取意兒庖廚。[四煞]或是包饅頭待上賓,或是裹餛飩請伴侶。向磁罐中軟火兒蔥椒熓,勝如黃犬能醫冷,賽過胡羊善補虛。添幾盞椒花露。你裝的肚皮飽旺,我的性命何辜。[三]我本是時苗留下犢,田單用過牯。勤耕苦戰功無補。他比那圖財害命情尤重,我比那展草垂韁義有余。我是一個直錢底物,有我時田園開辟,無我時倉廩空虛。[二]泥牛能報春,石牛能致雨,耕牛運土遭誅戮。從今后草坡邊野鹿無朋友,麥垅上山羊失了伴侶。那的是我傷情處,再不見柳梢殘月,再不見古木昏烏。[一]筋兒鋪了弓,皮兒鞔做鼓,骨頭兒賣與釵環鋪,黑角兒做就烏犀帶,花蹄兒開成玳瑁梳。無一件拋殘物。好材兒賣與了靴匠,碎皮兒回與田夫。[尾]我元陽壽未終,死得真個屈苦。告你個閻羅王正直無私曲,訴不盡平生受過苦。
見《太平樂府》卷八、《雍熙樂府》卷六。這篇套數以代牛訴冤的形式,展現了封建社會中功臣被廢的悲劇。作者把強烈的悲劇情緒,幻化為牛的主體意識,故全篇筆筆寫牛,但卻處處關合到人,有寓言體的滑稽詼諧之妙。全篇共十六支曲子,分四層展開“冤”的主題。前三曲為第一層,先寫牛的品格,渲染了牛的憨厚、勤苦和任勞任怨,以及徜徉于山水田園的閑適自得之樂。從[石榴花]至[上小樓]之[么]篇,這四支曲子為第二層,寫牛積勞成疾,功聞朝廷,受到了禁止宰殺的特別保護。這一層描寫是敘事性的,有情節,有人物,幽默詼諧,滑稽多趣。從[滿庭芳]至[一煞]為第三層,寫牛訴說自己無辜被殺的經過。充分表現了“冤”情深重的主題。最后[尾]聲一曲為第四層,以“死得真個屈苦”、向閻羅也“訴不盡平生受過的苦”作結,更顯示了冤憤的深遠無盡。這種冤憤,表面的滑稽詼諧并未能掩蓋得了它凄涼悲愴的基調和它塵刻而犀利的諷刺。它與劉時中的《代馬訴冤》、曾瑞的《羊訴冤》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元曲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上一篇:《[中呂·粉蝶兒]怨別(王廷秀)》原文|翻譯|賞析|釋義
下一篇:《[中呂·紅繡鞋]“才上馬齊聲兒喝道”(張養浩)》原文|翻譯|賞析|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