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歌行
昭昭素明月,輝光燭我床。
憂人不能寐,耿耿夜何長。
微風(fēng)吹閨闥,羅帷自飄揚。
攬衣曳長帶,屣履下高堂。
東西安所之,徘徊以彷徨。
春鳥翻南飛,翩翩獨翱翔。
悲聲命儔匹,哀鳴傷我腸。
感物懷所思,泣涕忽沾裳。
佇立吐高吟,舒憤訴穹蒼。
《樂府詩集》中說: “《傷歌行》,側(cè)調(diào)曲也。古辭傷日月代謝,年命道盡,絕離知交,傷而作歌也。”這首《傷歌行》敘述的是一位婦人怨恨夫君遠離不歸的怨情。
“昭昭素明月,輝光燭我床。”詩歌以月起筆,寫明亮素潔的皓月當(dāng)空照,皎潔的月色也照到我的床頭。燭,照也。 “憂人不能寐,耿耿夜何長。”心懷憂愁的人在月色的映照下難以入夢,心意煩亂時怎耐月夜這么長!明月當(dāng)空,本是親人聚在花間宴飲之時,而眼下卻是婦人獨守空帷,冷漠、孤獨、煎心、熬人,因而“不能寐”就難免,與長夜為伴而“耿耿”也就順理成章了。 “微風(fēng)吹閨闥, 羅帷自飄揚。”微風(fēng)入室,羅帷拂動。這里的“閨闥”指內(nèi)室。本應(yīng)雙人用的帷帳,此時一人“獨享”,聯(lián)想使人更加難忍。于是“攬衣曳長帶,屣履下高堂。”披上睡衣,穿著拖鞋,走下臺階。 “東西安所之,徘徊以彷徨。”向東?向西?走向何方?心不安,意難寧,只能徘徊于庭前。 “春鳥翻南飛,翩翩獨翱翔。悲聲命儔匹,哀鳴傷我腸。”春鳥月夜間獨自南飛,其鳴之哀,令孤獨之女心絞腸斷。獨翔之鳥,呼伴而哀,守閨之婦,同病相憐。 “感物懷所思,泣涕忽沾裳。佇立吐高吟,舒憤訴穹蒼。”以鳥聯(lián)人,心更傷,意更悲。思念親人,淚灑衣裳。思?xì)w思,卻思不歸,只好佇立吟唱,向蒼天抒發(fā)自己的悲怨之情。
這首詩以細(xì)膩的筆法,層次極分明地寫出盼親人的女子從見月動情,到向蒼天抒憤的整個過程。仔細(xì)玩味,該詩的創(chuàng)作既有全鏡頭的寫景,又有怨婦的特寫,還有“攬衣”、 “屣履”的細(xì)節(jié);有怨婦徘徊的場景,又有搖向蒼穹的手法;有孤鳥獨飛之景象,又將鏡頭閃回到沾裳的淚痕。角度多變,細(xì)致入微,將怨婦望月思親的全過程,似演電影一般形象具體地映在讀者面前。
上一篇:從軍行|原文|翻譯|賞析|鑒賞
下一篇:作蠶絲|原文|翻譯|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