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調·折桂令(三首)·蘇學士
嘆坡仙奎宿煌煌。俊賞蘇杭,談笑瓊黃。月冷烏臺,風清赤壁,榮辱俱忘。侍玉皇金蓮夜光,醉朝云翠袖春香。半世疏狂。一筆龍蛇,千古文章。
第三首小令寫宋代蘇軾。首句“嘆坡仙奎宿煌煌”,“坡仙”即蘇軾。“奎宿”,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初學記》有“奎主文章”之說,這里喻指蘇軾的文學才氣顯赫于世,令人贊嘆。
接幾句是寫蘇軾坎坷的仕途經歷和超脫曠達的情懷。“俊賞蘇杭”,蘇軾于熙寧四年(1071)任杭州通判,元祐四年(1089)再任杭州太守,為浙西的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賑災撫民,免役減稅,深受百姓愛戴。“談笑瓊黃”,是說蘇軾元豐三年(1080)貶謫黃州團練副使,晚年又流放到海南儋縣,仍保持開朗、樂觀的情緒。他有一首《初到黃州》詩云: “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轉荒唐。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逐客不妨員外置,詩人例作水曹郎。只慚無補絲毫事,尚費官家壓酒囊。”蘇軾在海南島還寫了“和陶詩”,效仿陶淵明,歸隱田園,自得其樂。“月冷烏臺”,是指烏臺詩案。“烏臺”,即御史臺,“烏臺詩案”是宋朝第一次震撼朝野的文字獄,蘇軾被牽涉在內,下陷在獄,幾欲身亡; “風清赤壁”,寫蘇軾任黃州團練副使時,曾與友人泛舟夜游赤壁,寫下了著名的前、后《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榮辱俱忘”,正是蘇軾當時曠達、超脫的態度和情懷的寫照。
“侍玉皇金蓮夜光,醉朝云翠袖春香。”進一步寫蘇軾一生中的榮辱悲歡。前一句,寫蘇軾元祐二年為翰林學士兼做哲宗皇帝的侍讀。“金蓮夜光”是宮廷用的蠟燭,燈臺如蓮花瓣。后一句,寫蘇軾個人晚年生活的寂寞悲涼。“朝云”,是蘇軾的侍妾,隨蘇軾謫居惠州,34歲病卒。
結尾“半世疏狂。一筆龍蛇,千古文章”,“疏狂”,狂放不羈貌。他個性鮮明,不隨波逐流,故而仕途坎坷,屢遭貶謫,但老年的詩人仍不改本性,這是難能可貴的。“一筆龍蛇,千古文章”,是說蘇軾的書法很有造詣,文章寫得好,可以流芳百世。尾句與首句呼應,充分體現了作者對蘇軾為人的欽慕、對他的文學才能的贊賞。從這一點來說,作者認為蘇軾在世的遭際是不幸的,而他成為文學史上的煌煌奎星,其光芒千古閃耀不滅。
上一篇:般涉調·耍孩兒莊家不識勾欄·杜仁杰|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越調·天凈沙秋思·馬致遠|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