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調·天凈沙 離愁
李致遠
敲風修竹珊珊,潤花小雨斑斑,有恨心情懶懶。一聲長嘆,臨鸞不畫眉山。
這首小令,在寫法上能以少總多,以小見大,情韻悠遠,頗耐尋味。
“敲風修竹珊珊”這一句寫春夜風竹相敲,時時送來徐緩的陣陣雨聲,聒得人不能入睡。“珊珊”是擬聲詞,這里指的是輕柔徐緩的雨聲。疏落徐緩的雨點灑落在竹葉上,像珠落玉盤一樣疾徐有聲,這樣的雨聲不能不說帶著些令人神往的美感,無奈在離人的心上喚起的卻是一片春愁。
“潤花小雨斑斑”是從春夜聞雨的聽覺形象過渡到春朝見雨的視覺形象上來了。“斑斑”是形容詞,意思如同點點。春花得了微雨自然容易怒放。這樣的景象應該說是帶著些令人神往的美感,但在離人的眼里喚起的卻又是無限悵惘。
“有恨心情懶懶。”正是由于春光明媚而人遠千里,才使這位滿懷離愁的思婦,怕聽春雨,怕見春花,心情懶懶地感到百無聊賴。
“一聲長嘆,臨鸞不畫眉山。”離愁使思婦無心飾容,但晨起之后又不能不臨鏡梳洗,“一聲長嘆”正表現了這種欲行又止、欲言無儔的矛盾苦悶心情。“鸞”是鸞鏡的省稱,古代婦女所用銅鏡的背面常鑄有鸞鳳紋樣的圖案,故稱鸞鏡。“不畫眉山”是說梳洗之后再沒心情用眉黛畫眉。“眉山”,指眉色如遠山的黛色,而非指眉的形狀如眉山。“不畫眉山”是因為良人遠行未歸,畫了眉也無人欣賞的緣故。
這首小令寫得聲情并茂,十分傳神,能以有限的筆墨表現出無限的情思。這正是這首小令成功的秘密所在。
上一篇:越調·天凈沙江上·張可久|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越調·寨兒令恨負心賊·無名氏|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