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呂·山坡羊 驪山懷古
張養浩
驪山四顧,阿房一炬,當時奢侈今何處?只見草蕭疏,水縈紆,至今遺恨迷煙樹。列國周齊秦漢楚,贏,都變做了土;輸,都變做了土。
元文宗天歷二年(1329),關中發生旱災。這時候,罷官居家又幾次堅辭元朝政府任命的張養浩,接受了朝廷的任命,擔任了陜西行臺中丞,前往陜西救災。這首《驪山懷古》,就是他赴陜西救災途中,路經驪山時所寫。
驪山,在陜西省臨潼縣城東南,秦始皇墓,就在縣東十里的驪山腳下。秦始皇滅六國后,在渭河以南的豐、鎬之間,修筑了長行宮,擴大了上林苑,修造了規模宏大的前殿阿房,這就是有名的阿房宮。據《史記·項羽本紀》記載:公元前206年12月,“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阿房宮于是被燒毀。這支曲子的前六句,即寫作者來到臨潼,登上驪山訪古之所見。作者登上驪山,環望四周,自然有許多歷史遺跡映入眼簾,當日秦王朝的華麗宮殿,奢侈靡費,統統都成為歷史陳跡,杳無蹤影了。所見到的,只是始皇陵蕭疏的荒草,還有彎彎曲曲向東流去的渭水和涇水。秦始皇夢想的“子孫帝王萬世之業”,好似化作了一團煙霧,迷迷濛濛地籠罩在水邊的草木樹林之上,表示它無可奈何的遺憾。
接著的第七句擴而大之: “列國周齊秦漢楚”,就是關中這塊地方上建國或爭雄的周、齊、秦、漢、楚而概括言之,它們也都成功過,但又都滅亡了。這也就為后面的四句議論作了鋪墊,從篇章結構上講,也是個過渡。“贏,都變做了土;輸,都變做了土。”這就是張養浩登驪山而懷古,最后得出的結論,失敗者,自然變作一抔黃土,就是勝利者,最終也逃不脫一抔黃土!成也罷,敗也罷,最終的結局都是一樣的。
上一篇:中呂·山坡羊閨思·張可久|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中呂·普天樂江頭秋行·趙善慶|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