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呂·朝天子 同文子方、鄧永年泛洞庭湖宿鳳凰臺下(十首選二)·其一
月明,浪平,看遠岸秋沙凈。輕舟漾漾水澄澄,天水明如鏡。范蠡歸舟,張騫游興,在漁歌三四聲。耳清,體輕,漫不省乾坤剩。
這首曲寫月夜泛舟洞庭湖的愉快心境。“月明,浪平”,不加任何修飾渲染,僅四個字,就把讀者帶到了廣闊的洞庭湖月夜的優美環境之中。在這月光明媚、水波不興的湖上,“輕舟漾漾”,遠眺沙岸明凈,周圍天水如鏡,令人心曠神怡。這樣,又傳來“漁歌三四聲”,更使人逸興湍飛。妙就妙在“三四聲”,打破了月夜的沉寂,引起了泛舟者的興致。這時作者想到了兩位古人。一位是春秋末越國大夫范蠡,助越王勾踐滅吳后,功成身退,到陶,又改名陶朱公,以經商致富。另一位是西漢張騫,曾奉漢武帝命兩次出使西域,到過大月氏、大宛、大夏、烏孫等地,游歷甚廣。按二人經歷,一個歸隱后經商,一個是出使辦外交,并非一般游歷。但作者卻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此時此刻的心境,說他們歸隱、游歷所追求的,無非就是這種“漁歌三四聲”的天然境界罷了。最后,作者把這種境界又推進了一層: “耳清,體輕,漫不省乾坤剩。”洞庭湖秋夜的良辰美景,月夜泛舟的賞心樂事,使游人陶醉到了極點。
這首小令語言洗練,意境清新,以內心對自然美的省驗、陶醉,寫出了一個超塵絕俗的藝術境界。
上一篇:正宮·叨叨令道情(四首選三)·其一·|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中呂·普天樂(三首)·其三·|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