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郎》言情贈(zèng)友詩歌
贈(zèng)蘇昆生①。蘇,固始人,南曲②為當(dāng)今第一。曾與說書叟柳敬亭③同客左寧南④幕下,梅村先生為賦 《楚兩生行》⑤
吳苑春如繡⑥。笑野老⑦、花顛酒惱⑧,百無不有。淪落平生知己少,除卻吹簫屠狗⑨。算此外、誰歟吾友⑩?忽聽一聲河滿子(11),也非關(guān)、淚濕青衫透(12)。是鵑血(13)。凝羅袖。武昌萬迭戈船吼(14)。記當(dāng)日、征帆一片,亂遮樊口(15)。隱隱柁樓歌吹響(16)、月下六軍搔首(17)。正烏鵲、南飛時(shí)候(18)。今日華清風(fēng)景換(19),剩凄涼、鶴發(fā)開元叟(20)。我亦是,中年后。
這是陳維崧給老朋友蘇昆生的投贈(zèng)之作,深厚的友情中隱含著對(duì)國事興衰的感慨,抒寫了人世滄桑的蒼涼感,是一首因小見大的優(yōu)秀抒情詩。上片先以“吳苑春如繡”定下基調(diào): 江山依舊,但人事日非。蘇昆生返回吳中時(shí),吳中正當(dāng)春天,景美如繡; 可是老朋友已經(jīng)潦倒凄涼,如同野老、花顛、酒狂,嘗夠了人間辛酸。他來到吳中,孤獨(dú)寂寞,除了幾個(gè)吹簫屠狗式的落魄朋友,再也沒有親人朋友。陳維崧忽聽朋友“一聲河滿子”,已是“淚濕青衫透”。這位昔日轟動(dòng)天下的歌唱家,如今一聲聲,一曲曲,都是杜鵑啼血,血凝羅袖。昔日的繁華不見了,如今只留下悲慘凄涼的現(xiàn)實(shí)。
下片追憶蘇昆生在左良玉幕府的情景。左氏從武昌起兵聲討馬士英時(shí),氣慨不凡,聲勢煊赫。戰(zhàn)船浩浩蕩蕩,前后二百余里,征帆“亂遮樊口” ! 可是好景不長,左良玉病卒以后,蘇昆生失去依靠,如同月明星稀下繞樹三匝而無枝可依的烏鵲。陳維崧為朋友的潦倒落魄而十分悲涼。究其原因,原來都與明清易代、物換星移有關(guān),好比當(dāng)年安史大亂后,唐玄宗的開元盛世一去不復(fù)返一樣,蘇昆生變成了一個(gè)“鶴發(fā)開元叟”,除了回憶,只剩下凄涼。最后,以“我亦是,中年后”相結(jié)束,寫出自己的悲哀。這既是現(xiàn)實(shí)的寫照,也可以此來安慰朋友。
滲透此詞的是蘇昆生個(gè)人的生活上的巨大變化,但其中隱含著明清之際文人都具有的一種人世滄桑巨變的感慨。時(shí)代的更迭,朝廷的更換,個(gè)人的榮枯巨變,給人一種蒼茫凄涼、人生無常的感覺。陳維崧把這樣巨大的歷史內(nèi)容以投贈(zèng)的形式來表達(dá),著重描寫晚年的凄涼的蘇昆生; 以極少的篇幅寫過去的得意(武昌戈船),這樣,造成強(qiáng)烈的對(duì)比。全詞運(yùn)用的典故,是中國文學(xué)中出現(xiàn)頻率很高的典故,如吹簫屠狗、杜鵑啼血、烏鵲南飛、華清巨變等等,因而此詞顯得凝煉、典雅,而詩句仍流暢飛動(dòng)。
注釋
①蘇昆生: 明末清初戲曲家、歌唱家。與江左著名詩人錢謙益、吳梅村、龔鼎孽等常有往來。南明時(shí),依左良玉將軍,與說書藝人柳敬亭同為左良玉的重要門客。良玉歿于九江,蘇昆生削發(fā)入九華山。久之,從武林汪然明抵吳中。蘇與汪均以善歌名海內(nèi)。這首詞是蘇昆生返吳中 (蘇州) 時(shí),陳維崧為迎接朋友時(shí)所作。②南曲: 宋元時(shí),流行于浙東溫州一帶的南方戲曲曲調(diào)。曲調(diào)輕柔婉轉(zhuǎn)。③柳敬亭: 明末泰州人,本姓曹,避仇流落江湖,休于柳下,乃姓柳,善說書。④左寧南: 左良玉將軍。初在遼東與清軍作戰(zhàn),以驍勇受東林黨人提拔; 后在平定李自成、張獻(xiàn)忠的戰(zhàn)爭中,擴(kuò)充勢力,升為大帥,封寧南伯,進(jìn)侯爵,駐武昌。1644年,南明福王登基于金陵,馬士英等執(zhí)政,與東林黨人為敵。馬士英陰忌左良玉。次年,左良玉興兵討之,自漢口至蘄州,列舟二百余里,聲勢甚盛,后至九江,病卒。⑤《楚兩生行》: 著名詩人吳偉業(yè),字梅村,作詩《楚兩生行》寫蘇昆生與柳敬亭。⑥吳苑: 指今蘇州。時(shí)蘇昆生與汪然明抵吳中。⑦野老: 杜甫 《哀江頭》: “少陵野老吞聲哭,春日潛行曲江曲。”此指落魄潦倒的詩人。⑧花顛酒惱: 為花而顛狂、為酒所困惱。⑨吹簫屠狗: 此指蘇昆生晚年落魄潦倒、走投無路的悲慘情景。吹簫,本指伍子胥。子胥父兄為楚平王所殺,子胥出奔,吹簫乞食于吳市(今蘇州) 。屠狗,《史記·刺客列傳》: “荊軻既至燕,愛燕之狗屠及善擊筑者高漸離。” ⑩誰歟吾友: 誰是我朋友?歟,語助詞。(11)河滿子: 樂曲名,亦曰《何滿子》。詞中亦有此詞牌。(12)淚濕青衫透: 白居易《琵琶行》: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13)鵑血: 白居易 《琵琶行》: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14)武昌句: 指左良玉討伐馬士英時(shí),自武昌發(fā)兵,水軍東下,氣勢極盛。戈船,水軍,船上有戈矛之類。(15)樊口: 今湖北壽昌縣西北。(16)柁樓:戰(zhàn)船。柁,即舵,掌握航向用。(17)六軍搔首: 左良玉被封為王,故他統(tǒng)率的軍隊(duì)稱“六軍”,據(jù)《周禮》: “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搔首,著急的樣子。《詩·邶風(fēng)·靜女》: “愛而不見,搔首踟躕。”此指左良玉去世后,全軍不安、著急的樣子。(18)烏鵲南飛: 曹操《短歌行》: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此句寫蘇昆生在左良玉去世后孤立無援的樣子。(19)華清: 指臨潼驪山華清宮,為唐玄宗、楊貴妃游宴之地。此處比明朝故都,即今北京城,已變成清人的京城。(20)鶴發(fā)開元叟: 指蘇昆生。開元為唐玄宗年號(hào)。安史叛亂后,華清宮殿荒涼,只剩下白發(fā)的開元時(shí)期的老人,還記得昔日盛況。
上一篇:《賀新郎》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賀新郎》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