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郎》言情贈友詩歌
送鄭材卿
莫向愁人說。嘆人生、不如意事,十常七八。是則①中年傷懷抱,客里何堪送客。又添取、一襟凄咽。岸柳凋零秋容澹,黯消凝、怎忍輕攀折。重會面,甚時節(jié)。杏花麗日梅花雪。記當時、一觴一詠,楚云湘月。別后君休勞春夢,轉(zhuǎn)眼江南塞北。莫漫②被、閑愁縈結(jié)。且判③離宴今夕醉,霎時間、便見蘭舟發(fā)。空悵望,水云闊。
這首詩發(fā)端即滿腹牢愁,讀后給人以強烈的震撼。“莫向愁人說。嘆人生、不如意事,十常七八。” “愁人”,是詞人自許之辭。學(xué)箕生當南渡之后,此時,半壁河山已入異族之手,而偏安江左的南宋小朝廷,茍且偷生,不思恢復(fù),以認賊作父為能事,這自然會引起仁人志士的強烈不滿。學(xué)箕生于一個愛國士大夫的家庭 (他的曾祖, 北宋末年臨危受命, 出使金營, 以不屈死于金人之手。他的祖父劉子翚,是南北宋之交著名的愛國詩人,曾以一組《汴京即事》 忠實地記錄了國家與民族的奇恥大辱) ,他曾在另一首 《賀新郎。里無限悲憤地寫到: “國恥家仇何年報?痛傷神,遙望關(guān)河月。” “誤國諸人今何在?回首怨恨次骨。嘆南北,久成離絕。” 因此,這里的 “愁” 與“不如意事”,應(yīng)有著更為廣闊的社會內(nèi)容,與一般士大夫傷春悲秋,感嘆流年的一己之愁,有著明顯的不同。這兩句,既是長期以來胸中郁積之氣的激烈迸發(fā),亦暗啟下文送別。詞人以 “莫向……說”領(lǐng)起,言詞決斷,直抒胸臆,使詞一開頭就達到了抒情的頂峰,其勢如泰山壓頂,突兀籠罩,直貫全篇。“是則中年傷懷抱,客里何堪送客”,以轉(zhuǎn)為進,點明題旨。雖說人到中年,例多傷感,然而漂泊江湖,身在客中,還要經(jīng)受與摯友離別的感情折磨,這畢竟讓人無法承擔,這里 “客里”是一愁,“送客”又是一愁,二者之間綴以 “何堪”,層深渾成,字字沉痛。“又添取”,“又”字分量極重,呼應(yīng)首句,把人生不如意事與客愁、離怨齊集筆端。本為 “愁人”,又逢愁事,故總以 “一襟凄咽”,滿懷愁情,凄惻忉怛,讓人難以自已。
“岸柳凋零秋容澹”,轉(zhuǎn)寫離別之際的眼前景色。直而能行,密處轉(zhuǎn)疏,在蕭瑟凄清的景物中貫注著傷時別友的悲涼之氣。柳永 《雨霖鈴》 有句云:“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這一句展示的也是這樣一個典型環(huán)境。不過柳詞顯豁,此句含蓄,異曲同工,可謂各擅勝場。“黯銷凝,怎忍輕攀折”,又寫到自身。古人有折柳送別的習俗,“柳”與 “留”諧音,折柳相贈,正是為了加強雙方的系念。詞人面對著秋風中瑟縮的殘柳,銷魂凝思,黯然神傷,怎忍心折柳相贈,與對方離別呢?結(jié)拍“重會面,甚時節(jié)”,以直截的言辭把眼前的哀怨延伸到別后相見無期的痛苦之中。將別而曰不忍別,未別已懸測日后的難以重逢,跌宕騰挪,沉郁頓挫,使上片的感情又一次達到了高潮。
過片“杏花麗日梅花雪。記當時,一觴一詠,楚云湘月”,健筆宕開,轉(zhuǎn)寫昔日歡會,語調(diào)又有所舒緩。“楚云湘月”,說明兩人曾有過相當一段時間的共同生活經(jīng)歷。攜手楚、湘,相濡以沫,春日踏青,冬雪觀梅,當時的一觴一詠,一景一情,今日都歷歷在目,記憶猶新。這幾句,切不可僅當作憶舊之語輕易放過。詞人的目的,是有意以昔日美景、良辰、賞心、樂事之“四美”與今日之凄涼感傷作一強烈對比。思及往日,則使今日之離別倍增凄苦; 面對今日,更覺往日之相聚彌足珍貴。既寫出兩人情誼的真摯與深厚,亦反襯出握手惜別之時的哀婉與悲涼,一筆兩到,相反相成,可以稱得上是神來之筆。
“別后”幾句,又大力挽回至目前。轉(zhuǎn)眼之間,你我二人將睽離天涯,飄泊南北,還是不要在夢中苦苦地相思吧! 形只影單,憂能傷人,為什么要讓那無法改變客觀現(xiàn)實的“閑愁”徒然縈結(jié)于懷,給自己帶來無謂的痛苦呢?詞人明明知道別后的相思無法避免,這里卻偏偏諄諄勸慰對方“休勞” ,“莫漫被”,其良苦用心,一是設(shè)身處地為對方著想,體察入微,語語情深; 二是給同樣悲痛的對方以寬解,拳拳之意,溢于言表。與王勃“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相比,雖一寫別后,一寫別時,但均在關(guān)切之中透露出達觀雄豪的丈夫之氣,和“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的小家子作派相比,自有其動人心弦之處。
結(jié)拍“且判離筵今夕醉,霎時間、便見蘭舟發(fā)。空悵望,水云闊”,再一次把感情推向高潮。還是在離筵之上喝他一個酩酊大醉吧! 頃刻之間,蘭舟就要啟碇,而志同道合的摯友就要隨著這蘭舟一去不返。那時,凄清蕭索的江岸上,只留下自己孤身一人。煢煢孑立,悵然遠望,收入眼底的只有那暮靄沉沉之中的水天茫茫,一派空闊。詞人在“悵望”之前冠以 “空”字,在“水云”之后綴以 “闊”字,把與友人分別之后的孤獨寂寞之情充塞于天地之間。融情入景,以景結(jié)情,給人以 “辭盡意不盡” 的無窮回味。
這首送別詞讀后給人以慷慨淋漓、沉雄悲壯之感。詞人以一腔真情注入詞筆,忽而議論激烈,忽而敘事委婉,忽而直抒胸臆,忽而景寓別情。或直抒,或含蓄,潛氣內(nèi)轉(zhuǎn),意脈貫通。全詞筆勢豪放而富于變化,很明顯受到了稼軒詞的強烈影響。劉學(xué)箕在南宋詞人中雖不數(shù)名家,然而這首《賀新郎·送鄭材卿》卻可以稱得上是送別詞中的一流之作。
注釋
①是則: 雖則。②漫: 徒,空。③判: 甘愿,不顧惜。
上一篇:《解連環(huán)》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賀新郎》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