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贈新城王貽上》言情贈友詩歌
風輪持大地,擊飏為風謠②。
吹萬肇邃古,賡歌暢唐姚③。
朱弦泛漢魏,麗藻沿六朝④。
有唐盛詞賦,貞符匯元包⑤。
百靈聽驅使,萬象窮鎪雕⑥。
千燈咸一光,異曲皆同調⑦。
彼哉諓諓者, 穿穴紛科條⑧。
初盛別中晚,畫地成狴牢⑨。
妙悟掠影響,指注窺厘毫⑩。
甕天醯雞覆,井月癡猿號(11)。
化為劣詩魔,飛精入府焦(12)。
窮老蔽蔀屋,不得瞻泬寥(13)。
正始日以遠,詞苑雜莠苗(14)。
獻吉才雄驁, 學杜餔醨糟(15)。
仲默俊逸人, 放言訾謝陶(16)。
考辭競嘈囋,懷響歸浮漂(17)。
江河久壅決, 厬潏亦騰囂(18)。
幺弦取偏張,苦調搜啁噍(19)。
鳥空而鼠即,厥咎為詩妖(20)。
喪亂亦云朊, 詩病不可瘳(20)。
譬彼膏肓疾,傳染非一朝(22)。
嗚呼杜與韓,萬古垂斗杓(23)。
北征南山詩,泰華爭岧峣(24)。
流傳到于今,不得免慠嘲(25)。
況乃唐后人,嗤點誰能跳(26)。
窮子抵尺璧,凍人裂復陶(27)。
熠耀點須彌,可為渠略標(28)。
昌黎笑群兒,少陵訶汝曹(29)。
嗟我老無力,掩耳任叫呶(30)。
王君起東海,七葉光漢貂(31)。
騏驥奮蹴踏,萬馬喑不驕(32)。
識字函雅故,審樂辨簫韶(33)。
落紙為歌詩,絳云卷青霄(34)。
自顧骨骼馬,傷殘臥東郊(35)。
敢云老識路,昏忘慚招邀(36)。
河源出星海,東流日滔滔(37)。
誰跖巨靈掌,一手堙崩濤(38)?
古學喪根干,流俗沸塘蜩(39)。
偽體不別裁,何以親風騷(40)?
珠林既深深,玉河復迢迢(41)。
方當剪榛楛,未可榮蘭苕(42)。
瓦釜正雷鳴,君其信所操(43)。
勿以獨角麟,媲彼萬牛毛(44)。
伊余久歸佛,繙經守僧寮(45)。
棖觸為此詩,狂言放調刁(46)。
無乃禪病發?放筆自抑搔(47)。
起挑長明燈,懺除坐寒宵(48)。
順治十八年 (1661) ,王士禛到蘇州以詩拜謁錢謙益。謙益大為贊賞,欣然為之作序,并寫了這篇五古長詩以為贈。經錢謙益的題拂揚詡,王士禛詩名益震,終于繼謙益之后領袖清前期詩壇,以至他五十年后憶及這段往事,仍然感慨由衷地將錢稱為 “平生第一知己” ( 《古夫于亭雜錄》 ) 。當時,一個是八十老翁,一 個是 “而立”未及的青年; 一個是領袖兩朝的詩界泰斗,一個是初露頭角的詩人,而振興詩學的共同事業作為紐帶,將這年望懸殊的兩輩人自然地聯系起來,留下了文壇上后浪推前浪的一段佳話。本詩作為這段佳話的確證之一,從回顧詩歌歷史的發展入手,有感于詩壇現狀的衰頹和自己的年邁,將力挽頹風,復任大雅的重任寄托于士禛,表現了一個馳騁詩壇幾十年的風云老將對詩苑新秀忘年期許的厚意深情。
正因為這新老詩人的友誼建立在詩界大業的基礎之上,所以詩開篇從窎遠的自然社會歷史落墨,前半部分以籠罩性筆法,概括歌詩的產生發展,歷數盛衰,在史與論的結合中體現作者的詩學主張。這部分重點貫穿了錢謙益對詩歌歷史和現實的批判精神, 故于唐代以前的詩歌發展幾筆帶過。 自 “彼哉諓諓者”以下十二句,著力駁斥嚴羽將唐詩機械地強分畛域和所提出的 “妙悟”之說,指出其浮光掠影、作繭自縛的弊病。作者認為,嚴羽的理論對后世產生了極壞的影響,而明人更變本加厲地發展了其說的片面性。所以,作者以 “正始”兩句為過渡,從 “獻吉才雄驁”以下十六句集矢于明代詩壇,力斥前后七子和竟陵派各自流弊,指陳剴切,凌厲飆發。在作者看來,詩風衰頹如此嚴重,以至明末清初的易代動蕩都未能改變這種局面,皆由于自嚴羽開始的“劣詩魔”由來已久的根深蒂固。“譬彼膏肓疾,傳染非一朝”兩句收束概括前論,點出當前詩壇仍然為其流風所掩襲。緊接著正面立論,標舉杜甫、韓愈以為典范,指出割裂嗤點杜、韓者的無知與可笑。作者對詩史的回顧以破為主,又破中有立,整體把握詩史的同時,又歸結到現實,這樣就自然道出了一個糾偏補弊,力挽頹風的問題。這一部分作者不惜筆墨,總結歷史,切剖現實,無異于將詩學家底交與對方,唯有這樣,才和后一部分托以大業相稱,同時體現出與這一大業相平衡的莊重嚴肅。
“嗟我老無力,掩耳任叫呶”兩句是全詩前后部分轉捩的關節。在明末清初兩代詩壇,作者在理論和創作上均致力于挽救詩界頹風,橫排眾流,繼往開來,并取得了巨大成就。正如歸莊所說: “宗伯于詩,除榛莽,塞徑竇,然后詩家始知趨于正道,還之大雅?!?(《王異公詩序》) 但此時,作者仍然認為,七子、公安、竟陵之弊,如病入膏肓,救治非朝夕之事。而自己卻老邁年高,在一片嘈雜聲中只能“掩耳任叫呶”了。所以切盼新人崛起,繼承“除榛莽,塞徑竇”的大業,重振詩風。王士禛以卓越詩才,脫穎而出,使他大有八十老翁,雙目一明的驚喜。故“嗟我”兩句轉折之后,引出全詩后一部分對青年俊彥的期許。“王君起東?!卑司渚屯跏慷G家世、才學、創作成就給予熱情稱道。特別是 “騏驥奮蹴踏,萬馬喑不驕” 兩句格外指出了王氏詩才的卓異,從而賦予他領袖詩壇的資格?!白灶櫋彼木涫亲髡咧t虛的自況,與上面 “嗟我老無力”相呼應,強調詩界亟待新的“騏驥”以繼武伏櫪“老驥”,同時 “敢云老識路, 昏忘慚招邀”兩句, 也以謙語作為 “河源出星?!币韵率鋵ν跏慷G指撥津梁的過渡。面對詩壇上自嚴羽以來惡劣詩風的發展泛濫,有誰能揮起“巨靈”之掌,力挽狂瀾,扭轉頹靡不正的詩風呢?這里雖為設問,但顯然是對王氏的期待,以撥亂反正的重任去激勵對方。作者積數十年與惡劣詩魔作斗爭的經驗進而指出,由于許多人缺乏深厚的文學素養,拙于識辨,致使流俗之說如蜩螗般喧嚷。那么糾偏補弊的重要途徑就要從根本上加強學養,這樣才能“別裁偽體”,復歸風騷正途。以上是應努力的主體方面。但詩學之路遙深而又漫長,眼前的當務之急須首先掃除異端邪說,而不要犯血氣方剛的青年才人易犯的毛病,在華詞麗藻上與世俗爭衡,“珠林” 四句說的正是這層意思。這里既是作者對王士禛指出的近期任務,又隱然含有對他詩風發展的勸誡。接下四句更勉勵王氏在目前滄海橫流的詩壇上,要滿懷信心地堅持自己的創作道路,珍惜自己的才學和藝術生命,不可混同流俗,迷失自我。這一段,指點中有激勵,推許中有勸誡,循循善誘,語重心長。特別是“瓦釜正雷鳴,君其信所操。勿以獨角麟,媲彼萬牛毛”四句,表現了作者對王氏期盼的深切,流露了一個老輩詩人對青年俊彥的拳拳之心,殷殷之意,感人肺腑,動人心魄?!耙劣唷币韵?,描寫自己的年高入佛,結束全篇。末句“起挑長明燈,懺除坐寒宵”不獨是切身自況,也隱隱含有事業未竟,拭目以待來者的意思。
在清初詩壇,錢謙益除了詩學理論的系統精湛和創作功力的淵深博雅外,還以樂于提攜后輩稱譽。許多著名詩人都經錢氏舉拔推許走向詩壇,成就詩名。其中最為人稱道的便是對王士禛不遺余力的揄揚。雖然王士禛后來并未具體繼承錢氏的詩學理論和創作,但終以別創神韻派而管領騷壇,成為一代大家。從這個意義上說,錢氏慧眼識才,不愧伯樂之譽。而他基于詩學事業,不拘一格提攜新才的長者風范,更足以垂示后人。
注釋
①王貽上: 清初著名詩人王士禛,字貽上。②風輪: 佛語,《楞嚴經》:“故有風輪,執持大地?!憋L謠,詩歌。這兩句意謂: 風輪執持大地,世界萬物無時不在變化運動,由此而激發產生了各種寄托詩人情懷的詩歌。③吹萬: 風之所吹,萬有不同。肇: 初,開始。邃古: 遠古。賡歌: 指皋陶續和虞舜之歌。唐姚: 唐堯,虞舜。姚為舜之姓。這二句謂,風吹萬物而發出不同的自然音響,早在遠古時代就已有之; 至于人們的歌唱,也很早就產生了皋陶與虞舜唱和的 《賡歌》。④ “朱弦”二句謂: 漢魏時代形成了古樸的詩風; 到了六朝,則一直沿襲崇尚詞藻的習氣。⑤ “有唐 ”二句謂: 唐代詞賦盛行,包涵宇宙的一切,體現了唐王朝的雄偉氣象。⑥百靈: 百神。餿雕: 鏤刻,雕琢。作者以為,唐代詩人,百神能聽憑他們驅遣,萬物形象也在他們的精心雕琢下得到了精細入微的表現。⑦《維摩詰所說經》: “譬如一燈,然百千燈,冥者皆明, 明終不盡。 ”千燈一光和異曲同調是同義反復, 都是說唐代詩歌風格流派雖然各各不同,但都體現了唐詩的特色。 ⑧諓諓: (jian jian) : 能言善辯。 諓諓者: 指宋代嚴羽和明前后七子等人。穿穴: 穿鑿,牽強附會。科條: 規條。⑨畫地成狴牢: 比喻人為地劃分,作繭自縛。狴(bi)牢:監牢,作者認為,把唐詩分為初、盛、中、晚四個時期,是一種機械的劃分,就如同畫地成牢一樣,是自己捆住自己的手腳。⑩掠影響:謂僅僅接觸到一些皮毛。指注: 指明。窺厘毫: 形容所見甚微?!懊钫Z“二句謂,嚴羽的“妙悟說”僅僅接觸到詩學的一些皮毛,他所指明的漢魏、謝靈運至盛唐之悟的淺深、分限,所見也很狹隘渺小。(11)甕天醯雞覆: 醯雞于甕中觀天,比喻見識淺短。見《莊子·田子方》。 醯 (xi) 雞: 又名蠛蠓, 一種小蟲。井月癡猿號: 猿于井中望月而泣,見《法苑珠林·愚戇篇》故事。這兩句諷嚴羽輩見識短淺。(12)詩魔: 詩中魔道。府焦:肺腑。嚴羽《滄浪詩話·詩辨》: “若自退屈,即有下劣詩魔入其肺腑之間,由立志之不高也。 ”這里用嚴語以斥嚴。(13)蔀(bu): 遮蔽光明之物。泬(xue) 寥: 曠蕩虛靜。這二句意謂,上面所說的那種人,終其一生,目光為局部所限,不能看到遠處。(14)正始:魏齊王曹芳年號(240-249)。莠苗: 有害作物生長的雜草。(15)獻吉: 明前七子之一李夢陽的號。餔醨糟: 比喻取其糟粕,棄其精華。(16)仲默: 明前七子之一何景明的號。他與李夢陽齊名。訾 (zi): 詆毀。謝陶: 謝靈運、陶潛。何景明在《與李空同論詩書》一文中對陶謝多有詆毀。(17)考辭: 察核詞義。嘈囋: 浮艷聲。語均見陸機 《文賦》。 懷響: 具有音響, 指詩的音節。 浮漂: 浮濫。(18)壅決: 江水因堵塞而泛濫。 厬潏 (gui jue) : 人為地使水干涸。騰囂: 掀起喧囂之聲。這二句以江河的壅決作比,謂明代受明七子的影響,詩壇不振,另一方面,又使后來的竟陵詩派得以泛濫,喧囂一時。(19)幺弦: 細弦,孤弦。這里用以比喻竟陵派詩人鐘惺。偏張:孤弦獨張,不能合眾弦以戲曲。 這里指竟陵派只能寫一些孤僻的小詩。 啁噍 (zhou jiu) : 烏鳴聲。 這里比喻 鐘惺刻意尋求孤峭的詩風。(20)鳥空鼠即: 意謂言不真實。語本《摩訶止觀》。詩妖:指不合正宗的詩風。 語本《漢書·五行志》。 這里引以批評竟陵派詩風。(21)朊 (wu):厚,引申作極解。瘳(chou): 病愈。(22)“譬彼”二句謂: 詩壇上這股惡劣的詩風,已如病入肓,由來已久,難以醫治。(23)斗杓: 北斗星。(24)北征: 杜甫《北征》詩。南山: 韓愈《南山》詩。泰華: 泰山,華山。苕峣 (tiao yao) : 山高峻貌。(25)慠,同‘傲”。傲嘲: 輕視,嘲諷。這二句謂,杜、韓的詩流傳至今,免不了遭到流俗的毀謗。(26)唐后人: 指唐以后的詩人。嗤點: 譏諷指點。(27)窮子: 《荊楚歲時記》:“按《金谷園記》云: 高陽氏子瘦約,好衣敝食糜,人作新衣與之,即裂破以火燒穿著之,宮中號曰 ‘窮子’。 ”尺璧: 直徑一尺的璧玉, 言其穴而可貴。 復陶: 用毛羽織成的御雨雪的外衣。這二句以窮子擲棄尺璧,凍人撕裂復陶,比況那些詆毀杜、韓的詩論家,諷刺其可笑而又可悲。(28)熠耀: 螢火。須彌: 佛教傳說中的山名。(29)昌黎: 韓愈。少陵:杜甫。韓愈《調張籍》: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 ”汝曹: 你們這些人。杜甫《戲為六絕句》: “爾曹身與名俱滅。”這兩句謂,杜、韓如果在世,也會嘲笑、斥責你們的無知。(30)“嗟我”二句謂: 可惜我已年老力衰,只能掩住耳朵聽憑你們亂叫亂嚷。(31)王君: 指王士禛。東海: 古郡名。王籍山東新城,古屬東???。 七葉光漢貂: 左思《詠史八首》: “金張籍舊業,七葉珥漢貂。 ”七葉: 七世,七代。漢貂: 漢代侍中官冠旁插貂鼠尾為飾,這里借指王士禛出身官僚世家。(32)騏驥:千里馬,喻士禛。蹴踏: 駿馬奔馳貌。萬馬: 喻當時眾多的詩人。喑 (yin) : 默不作聲。(33)函: 包含。雅: 合乎規范的話。故: 指文辭的古雅?!稘h書·敘傳》: “函雅故”。簫韶: 簫: 細樂器; 韶: 虞舜樂名。這二句贊揚王士禛有深厚的文學素養。(34)“落紙”二句: 謂王士禛的詩歌,如藍天的彩云,十分高雅。(35)骨骼馬: 形容備受創傷的老馬,作者自況。創殘: 創傷。(36)老識路: 老馬識途。招邀: 邀請,這里指王士禛向作者請教。(37)河源: 黃河的源頭。星海: 星宿海,舊時以為黃河的發源地,在今青海省。(38)跖 (zhi) : 踏。巨靈: 古代神話中分開華山的河神。堙: 阻塞。(39)螗蜩 (tang tiao) : 昆蟲名,似蟬而小。(40)偽體: 指專事形式摹擬而沒有真實內容的作品。別裁: 區別裁汰。風騷: 《詩經·國風》、《楚辭》 的合稱。這二句化用杜甫 《戲為六絕句》 “別裁偽體親風雅”句意。(41)珠林: 珠樹,神話中結珠的樹。見《淮南子·地形訓》。玉河: 今新疆于田河,因產玉而名。這里均比喻詩歌創作的極境。(42)榛楛(zhen hu) : 兩種雜木。這里比喻偽體。苕 (tiao) : 香草名,又名凌霄。郭璞 《游仙詩》: “翡翠戲蘭苕,容色更相鮮?!边@里指詞采的妍麗。(43)瓦釜雷鳴: 比喻無德無才的人占據高位,煊赫一時。語本 《楚辭·卜易》。信所操: 對自己所操持的創作道路要有信心。(44)語出 《北史·文宛傳序》: “學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媲 (pi):比況。(45)伊: 助詞,無義。繙: 同 “翻”??溄? 翻閱佛經。僧寮: 僧房。(46)棖觸:感觸。調刁: 風吹物動搖貌。見 《莊子·齊物論》。這里借以自嘲。(47)無乃: 猜度之詞,莫非,恐怕。禪病: 佛家語,謂修禪定者所招種種病魔。抑搔: 按摩,抓癢。(48)長明燈: 佛前晝夜點燃不息的燈。懺除: 佛家語,懺悔。
上一篇:《古意送沈宏》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合歡詩·(五首選三)》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