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嘏
曉發梳臨水,寒塘坐見秋。
鄉心正無限,一雁度南樓。
這首詩的前二句主要寫寒塘秋色。首句寫詩人早晨臨水梳頭。此句表面上平淡無奇,實際上含有深意。一是以水代鏡,暗寫旅居,為后文的思鄉作了鋪墊;二是寫水之清,秋水如鏡,這是間接寫秋景。次句直接寫秋景。坐,因。坐見與寒塘二詞,為照顧詩的平仄而倒裝,意思是,因見寒塘秋色。詩人見水之清,這是視感覺;覺水之寒,這是觸感覺。詩人視水之清進而覺水之寒,這是一種通感,即由視覺通于觸覺。
后二句主要寫孤雁南飛。增加鄉思。雁生長在北方,每年寒秋,由北方飛往南方。全詩的景物描寫,不論是地上的池塘,還是天上的候鳥,都緊扣了深秋的季節特征。結句遣詞之巧,還表現在數量詞與方位詞的運用上。“一”雁是孤單的,這已使孤旅北方的詩人產生共鳴,孤雁向南方飛去,更引起家在南方的詩人的懷鄉之情。據《唐才子傳》記載,杜牧很欣賞詩人另一首詩中的“長笛一聲人倚樓”之句,因而稱他為“趙倚樓”。本詩結句,有異曲同工之妙。
《杜詩詳注》在談到五言絕句的作法時說:“大約散起散結者,一氣流注,自成首尾,此正法也。”這首詩起結均無對句,起句是散句,結句也是散句。全詩一氣呵成,顯得非常流暢自然。這首詩的句法雖散,但內容卻很集中。本詩集中表現了兩種美,即以秋色為代表的自然美與以鄉思為代表的人情美,這兩種美組合在一起,做到了語短意長。
上一篇:崔國輔《渭水西別李侖》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南朝無名氏《西烏夜飛(其二)》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