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詩二首》言情贈友詩歌
游禽暮知反,行人獨未歸。
坐銷芳草氣,空度明月輝。
嚬容入朝鏡①,思淚點春衣。
巫山彩云沒,淇上綠條稀②。
待君竟不至,秋雁雙雙飛。
霜氣下孟津③,秋風度函谷④。
念君凄已寒, 當軒卷羅縠⑤。
纖手廢裁縫,曲鬢罷膏沐。
千里不相聞,寸心郁紛蘊⑥。
況復飛螢夜,木葉亂紛紛。
這是一首質樸感人的愛情詩。愛情,之所以被人們看作文學描寫的永恒主題,主要在于它作為人類最真摯的情感之一,或多或少地會令每一個人喜悅、陶醉,痛苦和悲哀,愛情的酸甜苦辣是人們命中注定要品嘗的,而每一個人所品嘗的味道又至少有某些細微的差別。因此,愛情描寫,歷久彌新,代有佳作。而每一篇成功的愛情作品無不是深刻描繪了男女之間相親相愛的細微心理。這兩首詩即是如此。
先看第一首。首句以野外的游禽起興,游禽在日暮尚且知道返家,自是家中有伴侶在等著它回去團聚,這,至少在女主人公看來是如此,然而,她出門在外的情人卻獨獨未能返家。“行人”,指出門遠行之人,此處當指她的丈夫或情人。在她看來,日暮返回的游禽是多么幸福,而她因情人遠去,形單影只,又是多么悲慘。這種悲慘在人與游禽的對比中顯得異常突出。
“坐銷”二句是說在情人未歸的情況下,良辰美景,春花秋月都只能是在百無聊賴中虛度而過。“坐銷”即是“空度”的意思。也許他們曾經在芳草凄凄的綠洲上嬉笑追逐,也許他們曾經在晶瑩的月光下互訴衷腸。而今,芳草依然是那樣綠茵茵的,月亮依然是那么多情地灑下絲絲光輝,可是人在何處? !如此美妙的景色,只會令人徒增傷感而已,個中滋味,讀者不難猜度。同時,“空度明月輝”還令人想見女主人公徹夜無眠的狀況,她顯然是因為相思而失眠,只好對著依然如故的月亮,回憶那美好的往事。所以,早晨梳妝打扮時,映入鏡中的是滿臉的愁容,而那春衣上,點點行行,都已灑滿相思之淚。此處“嚬容”二句雖是直書其事,平淡無奇,而女主人公的刻骨相思之痛卻借此形象地展現出來,令人不勝同情、哀嘆。
“巫山”句是借用宋玉 《高唐賦》 、《神女賦》 中楚襄王與神女巫山相會的典故。“彩云沒”表示她和情人間愛情的消失。歲月不居,時光倏然而逝,伴隨著這日日夜夜的相思,淇水岸上的綠條逐漸變得稀疏了,夏去秋來,她的情人并未歸家,而成雙成對的秋雁正比翼雙飛,尋找它們共同的樂園。以秋雁之雙飛反襯人之獨居,正是上承“游禽暮知返,行人獨未歸”而來。同時,聯系對“芳草”、“春衣”的描寫,則時間上已由春到秋,女主人公相思時日之長,“行人”返家希望之渺茫便恰當地表現出來。
此詩質樸自然,幾乎通篇都是描寫女子面對著春花秋月、游禽秋雁而生的感慨,雖然“行人獨未歸”、“待君竟不至”二句中夾著一點哀怨,卻并未發展到憤恨。作品并未透露那個遠出的“行人”是因何離她而去,也許是迫于情勢,也許他根本就是個負心之人,拋她而別,一去不返。但癡情的女子卻只有灑在春衣上的點點淚痕,目送雙飛的秋雁,黯然傷心而已。則此人之癡情自不待言,同時在藝術風格上又顯得特別溫柔敦厚,平淡之中耐人尋味。在結構上,雖是古詩,卻對仗工整,簡潔明快,于質樸之中透出明麗之感。這正是由古體詩向近體詩過渡時的特征。
作品的第二首開始二句即為讀者展示出一幅凄涼蕭瑟的境界: 霜氣下臨,秋風陣陣,大地被籠罩在一片蒼涼霧靄之中。此處“下”、“度”二字用得極精確。處于如此凄清的環境中,而又思念遠處異鄉的心上人,那自是加倍地清冷,所以接下來說“念君凄已寒”,“凄”即寒涼之意,“已”同“以”。看到秋風蕭瑟,寒風肆虐,心中難免起一種悲涼之感,照西人說法,是所謂內模仿; 自己心中思念情人,憂愁郁悶,而感覺到本來凄清寒冷的秋風更加不堪忍受,外景與她內心一樣凄凄慘慘,是所謂移情。此處可謂內模仿與移情兼而有之。用我們傳統術語來說即是情景交融。“當軒卷羅縠”承上句“凄已寒”而來。羅、縠都是輕柔的絲織品,此處當指用羅縠制成的帷幔,夏日掛在門窗上,給人一種涼爽之感。現在既然已處于寒風侵襲的秋天,則自無需再掛羅縠生涼。這既是節氣使然,也反映了女主人公無可奈何的心境。
“纖手”二句是說在這種百無聊賴的氣氛中,針線之類當然是不愿動手,連梳妝打扮也懶得去做。而所以如此,則是由于日夜思念的心上人不在跟前,豈止是不在跟前,竟是在千里之外,并且連一絲音迅也沒有,這又怎能不令這個癡情已極的女子愁腸欲斷呢?她多么希望能見到他,哪怕得到一點他的音訊也好,然而事實卻太殘酷無情了。“千里不相聞”,這對她是多么大的打擊。“千里”,形容相隔路途之遠,與情人相會的希望可說是渺茫之極。所以她心緒煩亂,愁腸百結,日日忍受著委實令人不堪的刻骨相思之苦。“寸心郁紛蘊”之“郁”字,十分準確地道出了女主人公內心深處煩躁不安、痛苦難言的心理狀態。寫至此處,全詩意思已十分明了,本可結束全篇,而詩人意猶未盡,竟又有兩句神來之筆: “況復飛螢夜,木葉亂紛紛。”這兩句以景襯情,十分巧妙。女主人公內心本已十分煩亂,所以她看到外面上下翻飛的螢火蟲和紛紛飄落的樹葉都是十分雜亂的。同時外面這兩種亂紛紛的景物又進一步增強了她的煩惱。“況復”二字既是轉折,也把作品描寫的意境遞進一層。恰當地襯托出女主人公受相思煎熬的痛苦。
此詩較好地運用了環境對人物心理狀態的襯托作用。霜氣、秋風的描寫襯托出主人公思念情人時心境之悲涼; 飛螢、木葉的刻畫又襯托出主人公內心思緒之煩亂、不安。即景生情,情景交融使得這首描寫常見題材的小詩耐人尋味,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注釋
①嚬: 同頻,皺眉。②淇:淇水。③孟津: 津名,在今河南省孟縣南。④函谷:關名,在今河南省靈寶縣南。⑤羅、觳: 均為絲織品名。⑥郁,阻滯: 蘊結。紛蘊: 盛貌。
上一篇:《卜算子》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古意送沈宏》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