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胡行(二首選一)》言情贈友詩歌
秋胡納令室①,三日官他鄉(xiāng)。
皎皎潔婦姿②,泠泠守空房③。
燕婉不終夕④,別如參與商⑤。
憂來猶四海,易感難可防。
人言生日短,愁者苦夜長。
百草揚春花,攘腕采柔桑⑥。
素手尋繁枝,落葉不盈筐。
羅衣翳玉體⑦,回目流采章。
君子倦仕歸,車馬如龍驤⑧。
精誠馳萬里,既至兩相忘。
行人悅令顏,情息此樹傍。
誘以逢卿喻,遂下黃金裝。
烈烈貞女忿,言辭厲秋霜。
長驅(qū)及居室,奉金升北堂。
母立呼婦來,歡情樂未央⑨。
秋胡見此婦,惕然懷探湯⑩。
負(fù)心豈不慚,永誓非所望。
清濁必異源,鳧鳳不并翔。
引身赴長流,果哉潔婦腸。
彼夫既不淑(11),此婦亦太剛。
這篇詩歌,描寫的是魯人秋胡的故事:
魯人秋胡,結(jié)婚三日,便到外地去做官。幾年之后,秋胡還家,途中見一采桑美婦,頓生妄念,便以富貴威逼,以金錢誘惑: “愿以與夫人。”可是,他這一行為卻遭到了美婦的嚴(yán)辭拒絕,被怒斥而去。秋胡回到家中,拜見母親,其母立即呼喚兒媳來見。胡妻聽到丈夫歸來,非常高興。但一見面,原來調(diào)戲自己的官人正是其夫。秋胡見妻后慚愧不安,而妻鄙視秋胡之卑劣,便出門東去,“自投于河而死。”
傅玄這篇詩,正是將這一故事作了詳細(xì)的描寫。詩歌先敘秋胡娶妻,三日離鄉(xiāng), 一對新婚夫婦。 在情濃意深之時, 相互分離,其難舍難分之情不言而喻。特別是熱烈向往愛情生活的秋胡妻,“泠泠守空房”、“燕婉不終夕”,在這一孤寂環(huán)境之下,不由得便產(chǎn)生了“愁者苦夜長”的寂寞和“易感難可防”之慮。先寫孤寂之環(huán)境,后敘孤寂之心情,從境到情,情境交融,很容易引起人們情感的共鳴。
一個精神孤苦的人,生活也就會顯得困疲無力。在百花盛開的春日,胡妻到郊外采桑勞動,雖然枝繁葉茂,但“落葉不盈筐”,這就將她無心采桑的煩亂心境表現(xiàn)得真摯動人。盡管如此,但胡妻卻顯得嬌嬈多姿。對于胡妻的美貌動人,作者并沒有作任何固定的描寫,而是通過春天的百草、柔桑和她的舉止、服飾、心情的描寫,首先構(gòu)成一幅色調(diào)婉媚的圖畫,從這幅圖畫中突顯了她的動人形象; 然后,又著力渲染了“行人悅令顏,情息此樹旁”的情景,通過旁觀者見胡妻的反映,從側(cè)面虛寫,讓胡妻的美貌給讀者留下了充分想象的余地。
正由于采桑美婦的嫵媚動人,所以不識其妻的秋胡,便 “見而悅之”,動之以情,誘之以金。但忠誠愛情的胡妻,嚴(yán)辭拒之。到此,詩歌高潮似乎已經(jīng)過去。可是,作者筆鋒一轉(zhuǎn),又開始了秋胡回家后情景的敘述。這不僅將人們引入到另一境地,而且巧妙地推進(jìn)了故事的發(fā)展。
秋胡回家后,見采桑美婦正是其妻,便 “惕然懷探湯”; 胡妻見到丈夫后,原來調(diào)戲自己的正是其夫,才知 “永誓非所望”。雖然沒有用大量筆墨來揭示二人的心情,但秋胡尷尬狼狽的情狀和胡妻失望怨憤的心情,卻都含不盡之意于言外。特別是胡妻 “引身赴長流”前后情景,人們是不難想見的。
這篇詩歌故事完整,情節(jié)緊湊,富有戲劇性。不僅揭示了封建社會婦女的悲慘命運,而且給人以深刻的感染力。但詩歌的結(jié)尾二句: “彼夫既不淑,此婦亦太剛”,各打二十大板的做法,卻未免有損于胡妻的性格光輝。
傅玄這篇詩,從故事情節(jié)到寫法上都有摸擬 《陌上桑》 羅敷的痕跡,所以鄭樵 《通志》把 “秋胡”和 “羅敷”這兩篇詩歌通稱為 《陌上桑》 的 “古辭”。此說雖然牽強附會,但這一說法卻反映了此篇保留有民間歌詩的精神和特點。
注釋
①納令室: 納,收容,娶。令: 美、善之意。②皎皎: 亦作“晈晈”,潔白貌。③泠泠:同“冷冷”,冷落孤獨的意思。④燕婉: 亦作“嬿婉”,這里指新婚之樂。⑤參商: 參星與商星。這兩個星宿不同時出現(xiàn)在天空,因此常用來比喻相隔遙遠(yuǎn)不用見面。⑥攘: 撩起。⑦翳 (yi):遮蔽。⑧龍驤: 比喻氣慨威武。⑨樂未央: 樂未盡,未已。(10)惕然: 敬畏的樣子。探湯: 以手探湯,比喻小心戒懼。(11)淑:好的意思。
上一篇:《禹跡寺南,有沈氏小園.四十年前,嘗題小詞一闋壁間. 偶復(fù)一到,而園已三易主,讀之悵然》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答晁以道》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