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潮·江南行》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茨菰葉爛別西灣,蓮子花開不見還。
妾夢不離江上水,人傳郎在鳳凰山。
此詩寫一女子對離家外出丈夫的思念,從形式到內容都與南朝樂府民歌同。
全詩雖然只有四句,但頗多轉折。前三句一心寫水而后一句突然寫山,是詩中最大的轉折跌宕處。
在江南水鄉澤國,一對夫婦正在依依惜別。秋盡冬來,慈姑(即茨菰,澤瀉科水生草本植物)葉爛,涼氣襲人,一片蕭瑟;雖然西灣的水可能是平靜的,但人心里并不平靜。此時此刻送別,身孤意冷……而今滿池荷葉田田,芙蕖盛開,生機盎然,令人賞心悅目。或許恰有并蒂蓮花映入眼中,教人如何不浮想聯翩! 別離時的凄冷氣氛和盼歸時的繁茂環境,是兩個不同色調的畫面,但都同樣起到映襯或反襯思婦心情的作用。
慈姑生長在沼澤地,荷花在池塘開放,丈夫啟程之處也是水邊的西灣(走的自然是水路),三者都沒離開水,于是“水到渠成”地寫出第三句詩來:“妾夢不離江上水”。有人說夢是某種愿望的達成,日有所思夜必入夢。正因為丈夫沿水路而去,所以自君別后,在夢中也是順江水追尋。這里的夢非指一次,甚至可以說從慈姑葉爛時分別到蓮子花開時來歸,日日思輒夜夜夢。每天都設想丈夫可能行船至一處,每夜就在夢中到某處。夢中人無比自由,無限神通。“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千里”(岑參《春夢》)。可是結果如何呢?
第四句“人傳郎在鳳凰山”,算是回答。夜夜夢君夜夜空! 一般來講,順勢而下,此句也應以寫水為自然,可慰思婦苦思之情。現在詩人作如此大轉折,使平緩的常見的思婦盼歸故事,陡起波瀾,使詩余味無窮。
山水各異,丈夫在山而自己卻一直夢想在江水上與之相見,真是白費了心思。失望,極度的失望。然而山水相連,丈夫既然能由江上到山上,焉知哪一天又從山上回到江上? 我一直“夢不離江上水”,總有一天會尋到他。幻想,癡情的幻想。三、四句構成的這一大跌宕,蘊涵著思婦種種情思,一言難盡;留給讀者的印象,情摯意婉,含蓄蘊藉。
思念,無窮的思念,帶著癡情,伴著失望。只要郎不還家,她就要日日思念夜夜夢,山山水水都充滿她的思念之情。
上一篇:《于鵠·江南曲》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薛昭蘊·浣溪沙》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