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怨篇》言情贈友詩歌
寂寂青樓大道邊,紛紛白雪綺窗前。
池上鴛鴦不獨自,帳中蘇合還空然。
屏風有意障明月,燈火無情照獨眠。
遼西水凍春應少,薊北鴻來路幾千。
愿君關山及早度,念妾桃李片時妍。
閨怨,即閨中女子思夫的憂愁和怨恨。這是伴隨著古代征戍和徭役而起的一種極為普遍的情感,哪里有離別,哪里就有相思,無論是民歌還是文人詩,思婦的憂愁成為古代詩歌的一個重要題材。這首詩是南朝詩人江總在民歌的基礎上寫成的。
寂寂青樓大道邊,紛紛白雪綺窗前。” 青樓,本指顯貴家的閨閣,這里指一般的閨房。曹植 《美女篇》 中說: “青樓臨大路,高門結重關。”言青樓位置的顯赫和熱鬧,此詩從曹植詩化出,但用 “寂寂”二字,則點畫出了青樓雖臨大道,卻空寂孤獨、無人出入的情景。首句由遠到近,由大道寫到青樓,次句引出樓中之人。樓外是那樣的空寂,而樓中之人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作者沒有明寫,而是給我們描繪了這樣一幅圖畫: 少婦獨坐閨中,望著窗外紛揚的白雪,暗自神傷。綺窗,指飾有美麗雕畫的窗戶,同時還暗寓了少婦的艷麗。綺窗和少婦在這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綺窗無意,映著漫天大雪,默然無語; 思婦深情,對著空寂的閨房,愁緒萬端。對比之中,隱隱透露出了思婦嘆息青春的憂怨心理。這種心理活動與末句的盼夫早歸的心愿形成了有機的照應。首二句以 “寂寂”和 “紛紛”這兩組重疊詞,描寫思婦居住的環境,渲染一種空寂孤冷的氣氛,奠定了全詩的基本格調。
“池上鴛鴦不獨自,帳中蘇合還空然。屏風有意障明月,燈火無情照獨眠。”此四句借物我對比,具體刻畫思婦極度的怨恨和巨大的痛苦,是思婦心理活動的真切體現。她想到了池中的鴛鴦鳥,它們相互依偎,雙雙嬉戲,從不分離,多么親密,而我卻獨坐在空閨之中,雖有蘇合散發著宜人的馨香,可誰伴我度過這漫漫長夜呢?孤獨寂寞的她在帳中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屏風好像知道思婦心中離別的凄苦,有意遮住了窗外的明月,唯有房中的殘燈不解人意,默默地映照著她這獨眠之人。這四句用貼合思婦的口吻,細膩地描述了她內心的酸楚和孤獨。“有意”和“無情”的對比,將客觀事物人格化,真實地表現了她有苦難訴的心境,耐人尋味。
“遼西水凍春應少,薊北鴻來路幾千。”由閨中寫到邊塞,表現思婦在孤獨難眠之際對邊塞親人的懷念。遼西,指遼河西部; 薊北,指今河北省北部,二者皆古時邊塞要地,這里代指丈夫征戍之處。這兩句是互文,遼西春少,也包括薊北春少,薊北飛鴻。也指遼西飛鴻,互文見意,增強詩句的包容量和表現力。遼西薊北,地處北方寒冷之地,思婦想到,那里可能都是冰天雪地,春天不會長久,丈夫長年駐守于此,該不會有什么饑寒吧?嚴冬之時,鴻雁也會不遠千里,南歸故鄉,可丈夫為何不隨鴻雁一同回到自己身邊呢?
想到這里,年輕女子不禁發出了來自心靈深處的渴望: “愿君關山及早度,念妾桃李片時妍。”關山,古時皆指征戍之地。在極度痛苦之余,思婦希望丈夫早日結束征戍生活,及早回到家園,否則,歲月流逝,紅顏難留,她的桃李般的青春年華就要在孤獨和寂寞中虛度。
全詩自然流暢,景物描寫與心理描寫相結合,生動地表現了思婦思夫的愁怨,同時也反映了年輕女子珍惜青春年華的美好心愿和對于良辰美景虛度的深沉的感嘆,情意真摯,十分感人。
上一篇:《閨怨》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雨中至華山下宿王山史家》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