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晁卿衡》言情贈友詩歌
日本晁卿辭帝都②,征帆一片繞蓬壺。
明月不歸沉碧海,白云愁色滿蒼梧。
晁衡青少年時期即赴長安留學(xué),學(xué)成后又在中國生活了幾十年,曾任左拾遺、左補(bǔ)闕等職。他為人熱情,才華出眾,與李白、王維等著名詩人都有交往。天寶十二載(753),晁衡隨日本第十一次遣唐使團(tuán)返回祖國日本。不幸,在海上遇到大風(fēng),與同行船只失去聯(lián)系,當(dāng)時誤傳他溺水而死。李白聞訊后,十分悲痛,于是寫下此詩懷念自己的好友。
“日本晁卿辭帝都”,首句追述晁衡離開長安時情景。當(dāng)時,玄宗曾賜詩送別,其他同僚、詩友更免不了紛紛題詩話別。一時間盛況空前,雙方依依惜別之情不難想見。
“征帆一片繞蓬壺”,次句想象晁衡東渡時的情景。“蓬壺”原指傳說中的蓬萊仙島,在此詩中泛指海中的島嶼。詩人借助想象,描繪友人乘著一葉孤舟航行于仙境般的群島之間,與首句的冠蓋如云,京郊相送的情景形成鮮明對比。一個“繞”字,道出晁衡東渡時航程的曲折,暗示著潛伏的危險。這句雖是想象之辭,但卻符合東渡日本群島時的真實景象,同時又流露出李白對友人的惦念。用字不多,內(nèi)涵卻很深。
“明月不歸沉碧海”,明月象征著晁衡高潔的人格。詩人運(yùn)用比興手法,將友人的遇難喻為明月沉于大海,詩境凄麗而又哀婉,確實是大家手筆。
“白云愁色滿蒼梧”,蒼梧是山名。《水經(jīng)注》載,東北海中有大洲,謂之郁洲,是由蒼梧飛徙而來的,故稱蒼梧。這句是說晁衡遇難后,連天地也為之動容,蒼梧山籠罩上層層愁云。在這里,詩人運(yùn)用了擬人化的手法,賦予客觀事物以主觀色彩,渲染出濃重的悲劇氣氛,充分抒發(fā)了自己內(nèi)心的悲痛。全詩即在這種亦景亦情,情景交融的氣氛中結(jié)束,給人以余味不絕之感。
晁衡的遇難身亡當(dāng)然是誤傳,但李白所寫的這首感情真摯的悼亡詩卻世代流傳,成為中日兩國人民友好往來史上的佳話。
注釋
①晁卿衡: 即晁衡,一作朝衡,原名阿倍仲麻呂,日本奈良人。卿,古時友人之間的愛稱。②帝都: 指當(dāng)時的首都長安。
上一篇:《詠螢火示情人》詩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地驅(qū)樂歌》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