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赤壁》原文|注釋|賞析
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②,自將磨洗認前朝③。
東風不與周郎便④,銅雀春深鎖二喬⑤
·注 釋
①赤壁:在今湖北武昌西長江南岸。東漢末年,孫權和劉備的聯軍曾在此大敗曹軍。
②戟(ji):古兵器。沉沙:沉埋在沙泥中。銷:銷蝕毀盡。
③自將:親自拿起。認前朝:認出是前朝赤壁之戰中的遺物。
④周郎:指東吳孫權的都督周瑜,赤壁之戰時為孫權、劉備聯軍的統帥。
⑤銅雀:銅雀臺,曹操的姬妾歌伎居住之地。二喬:大喬和小喬,東吳之美女,大喬是孫權兄孫策之妻,小喬是周瑜之妻。
·導讀入境
這首詩是作者經過赤壁(即今湖北武昌縣西南赤磯山)這個著名的古戰場,有感于三國時代的英雄成敗所作的一首論史七絕。
詩篇敘寫從古代戰場上獲得戰爭遺留下來的一支折斷了的鐵戟。曾沉埋在江中水底沙泥中,歷經數百年,仍沒有被時光銷蝕掉。經過磨洗,竟認出是前朝赤壁之戰中的遺物。因而引發懷古幽情,聯想到當年的戰場風云。作者突發感慨:在赤壁之戰中如果周瑜不是乘東風之便用火攻擊敗了強敵,只恐東吳的兩位美女就會被幽禁于銅雀臺中,成為曹操的獵物,過著以淚洗面的生活,哪里會成為孫、周的夫人。
·賞 析
本詩借古抒懷,構思獨特,形象鮮明,表達含蓄。全詩精神所注只在后面兩句:“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詩人評論戰爭成敗的原因,并不是直接地去做史論,只選擇了當時的勝利者周瑜和他賴以致勝的因素——東風來寫。東風成全了周瑜,是他戰勝強敵的關鍵,但作者并沒有從正面描摹東風如何幫助周瑜取得了勝利以及勝利后的情形,卻從反面落筆。想象如果不是東風給周郎之便,其結果就會大相徑庭。勝負雙方就會易位,歷史形勢就會改觀。
接下去詩人又用“銅雀春深鎖二喬”來描寫假想中的東吳赤壁戰失敗的后果。這一富有形象性的語言,小中見大,比直白地言“國破人亡”要高妙許多。因為二喬幽禁恰好說明孫權霸業的徹底落空。
誠然,詩作者把周瑜取勝的原因完全歸功于東風而忽視人為因素,未免有些偏激。他所以這樣來寫,不過是借史實以吐其胸中抑郁不平之氣,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感慨。相傳杜牧精于兵法,通曉政治軍事,好談兵論戰并自詡能文善武。有經邦濟世之才,希望做一番事業,可是他際遇坎坷,仕途并不得意。作者嘲諷周瑜因東風之便而僥幸取勝,實則慨嘆自己英雄無用武之地。
·思考題
詩貴含蓄,所以讀者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這首詩作,詩論家頗有爭議,清代紀昀認為此詩“譏公瑾之幸成自是僻論”你認為有無道理?
上一篇:元稹《行宮》原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原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