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升《晚泊》清、近代山水詩鑒賞
洪升
空江煙雨晚模糊,越嶠吳峰定有無。
宿露連拳魚潑剌①,敗蘆深處一燈孤。
洪升,清初著名的戲劇家,也常以詩篇與朱彝尊等人唱和。洪升一生坎壈, 孤愁縈懷, “江湖雙淚眼,天地一窮人” 的詩句,正是他的自我寫照。這首《晚泊》描寫了他空江獨(dú)泊、孤岑無眠的心情和迷濛寂寥的夜色。
從詩中的“越嶠吳峰”、“宿露”、“敗蘆”等字樣,可知此時(shí)已是深秋,詩人正在浙江家鄉(xiāng)漂游。詩歌以空寂凄涼的景物描寫烘托、渲染了詩人那種無以名狀的孤獨(dú)?!翱战保呀?jīng)暗示詩人漂游江上而 一無所遇; “煙雨”濛濛,更使空闊浩渺的江面顯得無限凄涼,加深了詩人“念吾一身,漂然曠野”的悲哀 。如果說,白日的煙雨空江上,猶有兩岸秀美的峰嶺相迎相送,使詩人孤苦無告的心情有所排遣,有所慰藉; 那么,當(dāng)夜色蒼茫之時(shí),峰嶺只剩下隱約起伏的暗影,船邊枯敗的蘆葦更顯出這世界的荒涼,小船孤燈伴著無眠的詩人,魚躍的水聲偶而打破這無邊的寂靜,詩人心中的孤寂感便不可遏制地?cái)U(kuò)展開來。 “越嶠吳峰定有無”是由視線不清而生的疑問, 其心理底蘊(yùn)則是詩人對現(xiàn)實(shí)世界的否定:如果這世界是真實(shí)的,為什么“我”卻如此孤獨(dú)呢? 天地之間,扁舟一葉,暗夜無際,孤燈一盞?;椟S的燈光在夜風(fēng)中搖曳,是那樣慘淡、孤獨(dú)、凄涼。
“空江”二句出自詩中人的主觀感受。空江、煙雨、夜色是他眼中所見,故有“模糊”之感產(chǎn)生了“越嶠吳峰定有無”的疑問,強(qiáng)烈地表現(xiàn)了詩人孤苦悲涼的心情?!八蘼丁倍鋭t變換了角度。詩人將景物連同自己一起變成被觀照者,他寫自己蜷曲而臥的姿態(tài)(“連拳”),被露水浸濕的衣衫(“宿露”),憂思不寐的情態(tài)(唯其無眠,才聽見暗夜中魚躍出水的“潑剌”聲),映襯著敗蘆、孤燈,與茫茫天地對照,以見其孤岑寂寞的處境。詩中視點(diǎn)的變化,將詩人內(nèi)心的孤寂感化為個(gè)人煢然立于天地之間的孤獨(dú)意識,揭示了詩人傲岸不屈的性格。
上一篇:黃遵憲《日本雜事詩》清、近代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黃庚《暮景》金、元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