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臺搖落后,秋日望鄉心。野寺人來少,云峰水隔深。夕陽依舊壘(戰場),寒磬滿空林。惆悵南朝事(注射陳將),長江獨至今。
空明蕭瑟,長慶諸公無此境地。
【箋釋】
[吳公臺] 《元和郡縣圖志逸文·淮南道》揚州江都縣:“吳公臺,在縣北四里。宋沈慶之攻竟陵王誕所筑弩臺也。后陳將吳明徹圍北齊東廣州刺史敬子猷,曾筑之以射城內,因號吳公臺。”《陳書》卷九《吳明徹傳》:“吳明徹,字通昭,秦郡人也……天嘉三年,授安西將軍。及周迪反臨川,詔以明徹為安南將軍、江州刺史,領豫章太守,總督眾軍,以討迪。”此詩當作于劉長卿駐揚州時,約在大歷三四年間。
【輯評】
《唐詩歸·中唐一》:“長江獨至今”,鐘惺評:“獨至今”,三字深極,悲感不覺。
《詩境淺說》甲編:首句言荒臺憑眺,秋士多悲,敘明作詩本意。三句言野寺游蹤罕至,佳處不在寺中,宜于遠眺。四句乃賦遠景,見隔岸云白峰青,層層掩映,可知山之深遠。五句寫懷古之意,殘營廢壘,憑吊無人,惟有一抹斜陽,依依留照,用一“依”字覺無情而有情也。六句言平林葉脫,時聞磬聲,用一“滿”字,正以狀秋林之空。此二句試曼聲誦之,不僅善寫荒寒之意,且神韻絕佳。末句歸到吊吳公戰場,六代英雄,都被浪花淘盡,惟詞客憐君耳。
上一篇:《寫 情》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過谷口元贊善所居》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