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太原早秋》唐山水詩鑒賞
李白
歲落眾芳歇,時當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夢繞邊城月,心飛故國樓。
思歸若汾水,無日不悠悠。
這是一首由悲秋抒寫旅愁鄉思的詩,當作于李白羈游太原時。
首二句先從時間季節上烘托久滯他鄉的景況: 西風蕭瑟,黃葉飄零,眾芳凋謝,季節已進入秋天。大火,指大火星,即心宿。陰歷七月以后,星的位置由中天逐漸西移,標志著夏天的過去,秋天的來臨。這里用“歇”形容草木搖落的衰敗景象。用“流”暗示時光的流逝,語淡而意濃,隱隱點出了因秋而產生的感慨與思鄉之情。“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即景點染,用塞外早霜的肅殺與云水間莽莽秋色,進一步透露出秋色的到來給自己帶來的“時不我待”之感。這兩句寫景開闊而色調黯淡,把早秋的氣氛與詩人蕭瑟的心境融為一體,為下面的抒情打上一層濃重的底色。于是,很自然地引出了 “夢繞邊城月,心飛故國樓”的抒情。面對一派秋情秋景,久客在外的游子怎能不激起對家鄉的深深懷戀與思念。“夢繞”,猶言睡里夢里都想著你,寫出一片癡情; “心飛”,表現思鄉心情的急迫與強烈,意思是說人雖滯留邊城,而心卻飛向了家鄉。而一輪明月和故鄉之間更使人聯想到“愿逐月華流照君”和“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優美意境。這兩句直抒胸臆,將濃重的鄉思之情盡情傾注于筆端,寫得情深意長。最后“思歸若汾水,無日不悠悠”二句緊承上兩句而來,以悠悠不斷的汾水比喻自己終日難排的思鄉之情,將全詩推向高潮。以水寫愁情是詩歌中常見的手法,象李白自己就還寫過“橫江欲渡風波惡,一水牽愁萬里長”,“那作商人婦,愁水復愁風”等句子。這里詩人則是借汾水的悠悠不斷表現心緒的終日不寧,使抽象的情感化作具體可感的景物,讓人得以從水之悠長中去想象詩人的鄉愁之深重。同時,整首詩最后兩字落在情韻悠長的“悠悠”上,看似毫不費力,但這尋常之字與尋常之景結合起來,就能產生一種韻外之致,使全詩都顯得余音裊裊。
此詩中,詩人不套用長吁短嘆的抒情方法,甚至字里行間也絕對不寫一字的哀愁,而是以淡筆流露深摯的情愫,在自然平淡之中追求意蘊豐厚,稱得上是“其淡如水,其味彌長”。
上一篇:歸莊《天平山》清、近代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范仲淹《太湖》宋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