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倫《題稚川山水》唐山水詩鑒賞
戴叔倫
松下茅亭五月涼,汀沙云樹晚蒼蒼。
行人無限秋風思,隔水青山似故鄉。
這首詩描寫作者行旅途中不期而遇的一段自然景致和由此引發的鄉思。
南方的五月已經很熱,詩人經過一天的旅途勞頓,于傍晚時分來到一處地方,松樹之下正巧有一間茅草亭子,他自然要進去歇歇腳。歇下之后,他不經意地抬起頭來,只見天色向晚,眼前的一灣沙洲、叢叢樹木都籠罩在如煙似霧的云氣之中,暮靄給它們涂上了一層灰蒙蒙的顏色,有如濃淡相間的水墨畫一般,足以賞心悅目。然而再往遠望,這行旅中人卻萌生了另一種感受——不盡的鄉思。這里的“秋風思”,用的是晉張翰的典故。《世說新語》中記載,齊王同曾給張翰官做,可他想起了家鄉的莼菜、鱸魚,動了鄉思,竟自回家去了。為什么詩人此時也突然牽動了 “無限秋風思” 呢? 原來,遠在水的那一邊,一帶青山恰與故鄉的相似,詩人觸景生情,綿綿鄉思不覺涌上心頭。故鄉遠在隔山隔水的天邊,可思而不可即,如何不令人惆悵!
這首詩就象一幅寫生畫,寥寥數筆,一幅山水畫卷就生動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近景——“松下茅亭”;中景——“汀沙云樹”;遠景——“隔水青山”。詩人就是這樣,把我們的目光由近前帶到遠山之上,由旅途帶到了他那遙遠的故鄉,使我們的感受,隨著詩歌意境的展開而越推越遠,一往不歸。
這首詩,是詩人情感的自然流露,忠實地記錄著詩人心緒振動的頻律,遠為那些矯揉造作的作品所不及。
上一篇:張祜《題松汀驛》唐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
下一篇:蘇軾《題西林壁》宋山水詩|原文|鑒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