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昂《登幽州臺歌》原文|注釋|賞析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②,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③,獨愴然而涕下④!
·注 釋
①幽州臺:即薊北樓,故址在今北京市西南,是戰(zhàn)國時燕國建都之地。
②古人:指古代那些能夠禮賢下士的圣明君主。又指前賢。
③悠悠:遙遠(yuǎn),長久的樣子。
④愴(chuang)然:悲傷的樣子。
·導(dǎo)讀入境
陳子昂,一位才華卓著的文學(xué)家,也是一位具有政治見識和才能的人。他對武后朝的弊政直言敢諫,卻接連受到挫折,理想和愿望始終無法實現(xiàn)。他深感生不逢時。正是懷著這樣的心情,作者登上了幽州臺。
這是一個寂靜無聲的時刻,詩人悄然登上幽州臺。極目遠(yuǎn)眺,時光似乎一下子倒流回戰(zhàn)國時代。想那燕昭王,禮賢下士,重用郭隗、樂毅,終于使國家富強。像燕昭王那樣的前代賢君已不復(fù)可見,后來的賢明之主也來不及見到。自己這般生不逢時,才智難展。再想想茫茫宇宙,時空無垠,人生苦短。孤零零的詩人再也無法掩飾自己的孤獨寂寞,人生蒼涼,悲從中來,不覺潸然淚下。
·賞 析
這首詩以廣闊的胸襟、慷慨悲涼的情調(diào),抒發(fā)了一種宇宙無窮、人生短暫、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感慨。
是駿馬必思奔馳千里,是棟梁必將頂天立地,是豪杰,又有誰不想建功立業(yè)? 詩人壯志難酬,又怎能不悲涼感慨? 幽州臺上放眼四望,滿目空曠、寂寥,感受著那種難以言說的孤寂,懷才不遇的悲愴再也難以壓抑,不免脫口而出。
詩文僅僅二十二個字,簡潔鏗鏘,卻震撼人的靈魂。無窮無盡的時空、短促有限的人生,構(gòu)成了巨大的反差,形成了尖銳的矛盾,產(chǎn)生了強烈的對比。讓人感慨不已,遐想不盡。
讀這首詩,讓我們感受的不是消沉,也不是退避,而是一種悲愴、蒼涼。透過悲涼,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一種偉大開拓者對事業(yè)和人生追求的責(zé)任感和時光催人的緊迫感。它是奮發(fā)的,也是激越的。千百年來一直引起人們強烈的共鳴。
·思考題
屈原的《遠(yuǎn)游》有“惟天地之無窮兮,哀人生兮長勤。往者弗及兮,來者吾不聞。”體會一下與本詩在思想感情上有什么共通之處?
上一篇:阮籍《詠懷(其一)》原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李白《行路難》原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