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惠聞蛙》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晉書》卷四《惠帝紀》:“帝又嘗在華林園,聞蝦蟆聲,謂左右曰:‘此鳴者為官乎,私乎?’或對曰:‘在官地為官,為私地為私。’及天下荒亂,百姓餓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類也。”
【釋義】晉朝惠帝智能低下,當太子時,其父皇也曾懷疑他不能理國事,而為太子妃賈氏及其左右人向皇上蒙蔽了他的低能。他曾聽見蛙叫,問左右,蛙為官還是為私。此外百姓災年沒飯吃,他卻說何不吃肉,也是一則著名的典故。
【例句】羨殺那知禍福塞翁失馬,堪笑他問公私晉惠聞蛙。(王子一雜劇《劉晨阮肇誤入桃源》第一折〔混江龍〕)劉晨唱詞,言隱居生活中只將前代興亡作談助。
上一篇:元曲典故《昆山璧(昆山玉)》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朗吟飛過洞庭湖》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