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夢李白二首·其一》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恐非平生魂,路遠不可測。
魂來楓林青,魂返關塞黑。君今在羅網,何以有羽翼?
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
至德元年(756),李白在唐玄宗第十六子永王璘的“勤王之師”中為府僚,他有意借此機會一展宏圖,對光復大業做出貢獻。誰料第二年李璘因為叛逆嫌疑,李白也被牽連入潯陽(今江西九江市)監獄,次年(758)流放夜郎(今貴州桐梓縣),乾元二年(759)才遇赦得釋,返回潯陽。這年的秋天,杜甫流寓秦州(今甘肅天水一帶),他知道李白入獄,但不知道已經赦還,他懷念李白,憂思入夢,先后寫了兩首題為《夢李白》的抒情詩。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钡谝皇自姷拈_頭二句,形象地表達了詩人懷念好友李白的痛苦心情?!八绖e”,常使人“吞聲”嗚咽,悲痛欲絕,但那究竟是無可奈何的事。“生別”更使人牽腸掛肚,憂心忡忡,痛苦難言,尤其像杜甫和李白這樣的至交?!俺艕拧北磉_了詩人憂郁惆悵的心情?!敖险伟O地”四句,說明目前李白的身份是“逐客”,處境十分惡劣,再加上“無消息”,這就導致“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清人王嗣奭說: “不但言之憶,而以故人之夢,為明我相憶,則故人之魂真來矣?!边@是對兩句詩確切、細致入微的解釋。
“恐非平生魂”六句,寫詩人與李白夢中相見情境和詩人的夢中思想活動。詩人疑心李白可能已不在人世,所以夢中“何以”、“恐非”不斷地提出疑問?!盎陙項髁智?,魂返關塞黑”?!盎陙怼薄ⅰ盎攴怠敝笁糁欣畎子撵`的來去,仇兆鰲說: “楓林,白所在(以潯陽言);關塞,公(指杜甫)所居(以秦州言)?!鼻啵稳輻魅~的慘綠色;黑,形容關塞的夜景深沉。這兩句寫夢中氣氛,陰森慘淡,意境凄清,表現的是夢中景象,也反襯出杜甫無法排解的陰暗慘淡的心理。
結尾四句,寫詩人夢醒后迷惘的神思和焦慮的心情。“落月滿屋梁”,時間到了后半夜,落月灑滿屋梁,“猶疑照顏色”,這時詩人的神思已從夢中回到現實,剛剛在夢中見到的李白的影子,似乎依稀在自己面前,這時他的心情迷惘、悲涼?!八畈ɡ碎?,無使蛟龍得”,結尾二句,當代學者林庚認為:“這里隱然以屈原的流放以至死亡,暗喻李白可能的遭遇。”這種解釋顯然是可取的。
上一篇:杜甫《羌村·其一》精選經典唐詩鑒賞
下一篇:張九齡《感遇·其七》精選經典唐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