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詠·終南望余雪①》唐詩賞析,《終南望余雪》原文與注釋
祖 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②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③
【注釋】 ①終南:終南山,西安南六十余里。②陰嶺:背向太陽的山嶺,易于積雪。③林表:林外。霽色:此指雪停后的景色,故下云 “增”,說明正是積雪之時。
【鑒賞】 首句是說終南山景色秀美。因終南山在長安城南面,故從長安城中遙望,自然只能望見它的陰嶺了 (古人稱山北為陰)。次句 “積雪浮云端”的 “浮” 字妙極。因為云總是流動的,而高出云端的山頂積雪又在陽光下寒光閃閃,不正給人以 “浮” 之感覺嗎?這是通常所說的化靜為動之寫法。這句是說,終南山北坡高出云端,積雪未化。
第三句 “林表明霽色”,這 “霽色” 指的是雨雪初晴時的陽光,在這里是給“林表” 涂的色彩。因為距終南山六十里之遙的長安城,別說陰天看不清山貌,就是大晴天也只能看個大致輪廓。只有在雨雪初晴之時,由于雪光返照時才能一睹終南的 “廬山真面目”??梢娙魺o此“霽” 字,這首詩的意象便失去客觀真實了。
末句寫 “望” 中所感。俗諺有云: “下雪不冷化雪冷”,又云 “日暮天寒”。一場雪后,除終南余雪外,其他地方的雪已大量消融,吸收大量熱量,自然要冷一些; 日暮天晚,自然又要比大白天寒; 而望終南山余雪,寒光閃閃,更令人倍添寒意。
據 《唐詩紀事》 所載,此詩為詩人應試時作,據說按應試規定應寫成六韻十二句的排偶體,但詩人只寫四句即交卷,人問其故,答曰 “意盡”,無話即短,何必畫蛇添足! 宗師大人朱筆是否 “法外施恩” 也無從查考,但我們確應佩服詩人的膽識: 即使冒犯應試天條也決不畫蛇添足!
上一篇:《王維·竹里館》唐詩賞析,《竹里館》原文與注釋
下一篇:《杜甫·絕句漫興九首(選三)其一》唐詩賞析,《絕句漫興九首(選三)·其一》原文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