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昂
合州津口別舍弟至東陽峽步趁不及眷然有憶作以示之
江潭共為客,洲浦獨迷津。
思積芳庭樹,心斷白眉人。
同衾成楚越,別島類胡秦。
林岸隨天轉,云峰逐望新。
遙遙終不見,默默坐含〔,皺眉蹙額,乃至輕輕呻吟,不高興的樣子。〕。
念別疑三月,經游未一旬。
孤舟多逸興,誰共爾為鄰。
作者簡介 陳子昂(661—702年),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人。二十四歲舉進士入京,上書論政,得到武后重視,任麟臺正字,遷右拾遺。曾兩次從軍邊塞,后一次因與主將武攸宜意見不合,遭受排斥打擊,三十八歲就辭職還鄉。四十一歲仍時被武承嗣指使當地縣令加以迫害,旋冤死獄中。
題解 唐代合州轄境包括今四川的合川、銅梁、武勝、大足等縣。東陽峽即溫陽峽,與合州相鄰,以附近有東陽鎮得名。詩人與胞弟已在合州渡口相別,又獨自步行到東陽峽以圖再送一程,但其弟已乘舟先行。
簡析 該詩為作者與胞弟在嘉陵江畔分別后的抒情之作。江潭、洲浦的寫實,庭樹、白眉的比喻,以及自己的若有所失和想象中弟弟豪興的對比,均使詩人對手足的依依不舍之情躍然紙上。
上一篇:《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陳子良《入蜀秋夜宿江渚》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