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①》唐詩賞析,《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原文與注釋
李 白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②
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③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④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⑤
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⑥
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⑦
【注釋】 ①終南山:在陜西省,東至藍田縣,西至郿縣,綿延八百余里,主峰在長安之南。斛斯山人:姓斛斯 (復姓) 的隱士。②所來徑:下山的小路。③荊扉:柴門。④青蘿:即女蘿,又名松蘿,地衣類植物,寄生在樹木上,常自樹梢懸垂,體如絲狀,呈淡綠色或灰白色。⑤揮:這里是飲酒之意。⑥松風:琴曲名。《風俗通》:“河間雜歌二十一章,內有 《風入松》 曲。” ⑦機:世俗的心機。
【鑒賞】 寫這首詩時李白正在長安供奉翰林。本詩描述了詩人月夜到唐代有名的士人隱居地——長安南面的終南山造訪一位姓斛斯的隱士,與他一起欣賞自然風景,暢飲美酒,放聲高歌的情景。詩人在這里忘卻了人間的名利,心地淡泊,享受到了真正的寧靜。
本詩以詩人的活動為中心,田家飲酒為題材,屬于田園詩。詩人寫道: 傍晚從終南山上走下來,多情的月兒與我同行。回頭望望剛才走過的山間小路,蒼蒼茫茫籠罩在一片青翠之中。與斛斯隱士攜手來到他的田舍,孩童出來打開了柴門。走在綠竹掩映的幽靜小路上,青蘿的枝葉時時拂著我的衣裳。我們歡言笑談,心靈得到了真正的放松。面對良宵美景,賓主頻頻舉杯,暢飲著美酒。飲至興頭上,大家興奮得放聲高歌,用古琴彈奏松風曲,歌罷曲終已是月淡星稀的深夜。我醉得糊涂,主人也樂得癲狂,大家盡情歡樂陶醉,把世俗的奸詐心機統統遺忘!
此詩選材方面很受陶淵明的影響。但表達方式上卻與陶淵明迥異。陶淵明的詩如 “曖曖無人村,依依墟里煙”、“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等名句大都寫得平和沖淡。而李白這首詩卻濃墨重彩,刻意渲染暮色蒼茫中的山林美景和隱士的田家庭院的恬靜,細吟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寫景則色彩鮮明,融情則神情飛揚,使人如見其景其情。“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 兩句描寫酒酣歡歌之狀,筆墨凝練,情景交融,生動形象地表達了詩人遇知己時暢懷豪飲的歡樂和喜悅。
上一篇:《杜甫·飲中八仙歌》唐詩賞析,《飲中八仙歌》原文與注釋
下一篇:《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唐詩賞析,《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原文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