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經典·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七言古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
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①。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②。蓬萊文章建安骨③,中間小謝又清發④。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⑤。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⑥。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⑦。
【解題】
此詩題一作《陪侍御叔華登樓歌》。約作于天寶十二、三載(753、754)秋。李白于上年在幽州目睹安祿山陰謀叛亂之囂張氣焰后,來到今安徽宣州。謝朓(tiao):字玄暉,南齊詩人,深受李白敬仰。謝朓樓:又名疊嶂樓、北樓、謝公樓,乃謝朓為宣城太守時所建。校書:校書郎。李白另有《餞校書叔云》詩,作于春天,與此詩寫于秋天時間不合。李華為唐代著名文學家,與李白有交往,于天寶十一載遷監察御史,曾出按州縣,見兩《唐書》本傳,時代相符,故此詩題當以一作為是。詩中抒發年華虛度、無路報國之憤懣,盛贊漢代文章、建安風骨及謝朓詩歌之豪情逸興,末復流露消極出世情緒。感情激蕩,章法跳躍多變。開頭破空而來,發興無端,以下銜接轉折都顯得突然,出人意料,而又交織得自然妥帖。“抽刀”二句,描寫無法擺脫的苦悶心境,用喻精巧貼切,為后人傳誦之名句。
【注釋】
①二句意謂以往歲月已棄我而去,無法挽留,如今歲月卻只能使人心煩意亂。②二句寫眼前秋景正可登樓飽覽,開懷暢飲。酣(han):暢飲。③此句謂李華文章具有漢魏風格。蓬萊:原指海中神山,傳說仙府幽經秘錄均藏此山,故東漢時即稱官府藏書處東觀為蓬萊。此處“蓬萊文章”即借指漢代文學。建安:東漢末獻帝年號(196—220),當時曹操父子和王粲等七子所寫詩文,辭情慷慨,語言剛健,后人譽之為“建安風骨”。④此句謂從漢到唐,中間以謝朓的詩最清新秀發。小謝:指謝朓,因晚于謝靈運,唐人稱靈運為大謝,稱朓為小謝。清發:清麗秀發。《南齊書·謝朓傳》:“少好學,有美名,文章清麗。” ⑤二句意謂李華和自己,與漢代及建安作家、小謝的精神境界相通,都懷有高雅脫俗的興致豪情,因而產生飛上青天攬取明月的奇想。覽:通攬,摘取。⑥二句形容自己的憂愁連續不斷,無法排除。更愁:一作“復愁”。⑦不稱意:不稱心,不合意。散發:古人平時都束發用簪子將頭發盤住在頭頂,藏在冠內。去掉冠和抽掉簪子,頭發就散落下來,這是不拘禮節的行為。一般隱士都拋棄簪冠,故此處即指隱居不仕。弄扁舟:指歸隱江湖。《史記·貨殖列傳》:“范蠡既雪會稽之恥,……乃乘扁舟,浮于江湖。”扁舟:小舟。散發弄扁舟:一作“舉棹還滄洲”。
上一篇:李白《遠別離》七言古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
下一篇: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七言古詩原文|翻譯|賞析|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