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
眼入毫端寫竹真,枝掀葉舉是精神。
因知幻化出無像①,問取人間老斫輪②。
【注釋】
①無像:沒有畫像的白紙或白絹。②老斫輪:斫輪老手,《莊子·天道》記載,輪扁是一位斫車輪的巧匠,常年操作,經(jīng)驗豐富,技藝精湛。他曾說:“得之于手,而應(yīng)于心,口不能言。”
【評說】
本詩選自陳邦彥《歷代題畫詩類》卷七九。
子瞻,是蘇軾的字。蘇軾為文同墨竹題寫的詩文有好多篇,他也師法文同,擅畫墨竹。蘇軾墨竹畫,流行于宋、元、明各朝,題寫、評論他墨竹畫的人很多。黃庭堅是宋代著名的書法家、書畫鑒賞家,由他來評論蘇軾的墨竹,更是當(dāng)行本色,自能鞭辟入里,給人以有益的啟迪。
本詩前兩句,用議論句寫出東坡墨竹的神態(tài)。東坡聚精會神,眼入筆端,“寫竹真”,畫出的竹枝形態(tài)逼真。葉葉著枝,枝葉掀舉,筆筆有生意,于是畫面便有氣韻,有精神。李衎《竹譜》談到畫竹枝時曾說:“下筆時遒健圓勁,生意連綿。”談到畫竹葉時說:“下筆要勁利,實按而虛起。”蘇軾的墨竹,下筆遒艦勁利,枝掀葉舉,生氣盎然。黃庭堅論蘇軾的墨竹畫形神兼具,技法與氣韻并重,確實是行家里手之論。
詩的后二句,仍然以議論方式繼續(xù)發(fā)表詩人的見解。一切精妙的繪畫藝術(shù)品,都是在白紙、白絹上幻化出來的,靠著畫家的筆畫出來的。欲知其中的奧妙,只要去請教斫輪老手,就能得到滿意的答復(fù)。黃庭堅以輪扁喻東坡,稱贊他的墨竹畫“得手應(yīng)心”,造詣精深,技藝已經(jīng)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上一篇:《題子昂馬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子瞻墨竹》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