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瑭
曾聞《魚藻》頌皇都,見說杭城殿閣無①?
卻想王孫揮筆處②,也應回首念西湖。
【注釋】
①見:聞,聽。無:否,嗎。②王孫:王公之子孫,這兒指趙孟頫,因為他是宋代皇族宗室。
【評說】
本詩選自陳邦彥《歷代題畫詩類》卷一○九。
何瑭(1474—1543),明代學者,字粹夫,號柏齋,武陟(今屬河南)人。弘治進士,初任翰林修撰。不屈于權臣劉瑾,出為開州同知。歷工、戶、禮三部侍郎,晉南京右都御史。卒謚文定。著有《醫(yī)學管見》、《柏齋三書》、《柏齋集》。
作者由趙孟頫畫中的鱖魚聯(lián)系到《魚藻》,借以詠史言志?!遏~藻》,《詩經·小雅》中的一篇,據(jù)《詩經正義》曰:“作《魚藻》詩者,刺幽王也。言時王政既衰,至令天下萬物失其生育之性,而不得其所,由此王居鎬京,將有危亡之禍,將不能以自燕樂,故詩人君子睹微知著,思古之武王焉?!痹娙碎_頭點出“魚藻”,已見深意,次句更用一反問,點明此詩的主旨。有人在頌揚元代建都北京,但是否聽說過杭州城內的殿閣泥?如果早已把這一史實忘記的話,那么,在趙孟頫揮毫畫魚藻的時候,也應當回頭想起西湖,切莫“直把大都作西湖”。前面一個問句,綿里藏針,現(xiàn)在一個“也應”,更能警神。這是對那些醉生夢死、歌舞湖山、樂不思蜀之徒的譏刺,也是對世人的警示。語言痛截,含蘊甚富,正是此詩的特點,這也使得鱗介蟲魚之畫有了不同尋常的內涵。
上一篇:《趙子昂陳仲美合作水鳧小景》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醉中詠玉林山人所繪醉仙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