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鱓
老樹橫空石半斜,依稀點綴葛真家①。
墨痕處處留仙跡,怕見當時紅綠花。
【注釋】
①葛真:即葛洪。晉句容人。字稚川,自號抱樸子。家貧好學,始以儒術知名,后好神仙導養之法,著有《抱樸子》,論及神仙、煉丹諸術。
【評說】
本詩選自天津藝術博物館藏李鱓《松柏蘭石圖》題詩。
此畫作于乾隆十四年(1749)。此時的李鱓已罷官去位,自稱“道人”。返回興化,倦游歸來,心情極為沉重和失望,與他早年積極入世為官的心態完全悖離。
詩歌首句對畫面內容及構圖作一簡要介紹,畫上松柏交錯,拔地而起,橫絕空中,氣勢開張,地上山石略斜,石下蕙草婀娜可人,剛貞、耿介、芬芳、高潔兼而有之。緊承首句,詩中說道,如果這些來點綴葛洪真人的居所,那是再恰當不過的,因為它們與屋子主人的品行完全吻合,此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在我李鱓的墨筆之下,只有松柏蘭石這些高蹈的物象,因而畫面上處處留下葛洪這樣仙者的蹤跡和身影。而最怕見到世俗的紅紅綠綠,引得蜂飛蝶舞,紛擾不定。這種“草綠繁花”正是皇家、官場所需,而他卻說“草綠繁華無用處”,于是他便遭遇到“兩革功名一貶官”的結局。歷經官場浮沉之后,畫家在詩中表現出一種厭惡紅塵、仰慕出世的思想。他取號“懊道人”是否別有所寄?他的這一出世思想是不是入世愿望不得實現而產生的情緒?還是別有原因? 發人深思,耐人尋味。
上一篇:《題松塢幽居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松泉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