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
憶昔嬌妃在紫宸①,鉛華不御得天真②。
霜綃雖似當時態(tài)③,爭奈嬌波不顧人④。
【注釋】
①紫宸:殿名。唐大明宮第三殿為紫宸殿,這里泛指唐宮。②鉛華:搽臉的粉,鉛華不御,即不施脂粉意。語出曹植《洛神賦》:“芳澤無加,鉛華不御。” ③霜綃:畫像所用白絹。④爭奈:怎奈。
【評說】
本詩選自曹鄴《梅妃傳》、《全唐詩》卷三。
李隆基(685—761),即唐玄宗,世稱唐明皇。在位前期勵精圖治,以張九齡、姚崇、宋璟為相,形成“開元之治”。后期沉湎酒色,用奸相李林甫、楊國忠執(zhí)政,又內(nèi)寵楊貴妃,外寵邊將安祿山,引發(fā)了“安史之亂”。上元二年卒。玄宗多才藝,工詩能文,擅書通音律。
梅妃,姓江名采蘋,其事出自舊題曹鄴撰《梅妃傳》。傳云: 梅妃原莆田(今屬福建)人,開元中進宮,大見寵幸。明皇因她性喜梅花,名之曰梅妃。后因楊貴妃擅寵,受嫉,遷居上陽東宮。安祿山攻陷長安時被亂兵所殺,明皇再回長安時看到梅妃畫像,非常傷心,于是題了這首七絕小詩。此詩前二句回憶梅妃生前形象,當初梅妃入宮,侍宴承歡,賦詩和詞,極盡歡娛,梅妃雖然鉛華不施卻依然亮麗多姿,她的美如同梅花一樣淡雅高潔、天然無雕飾。詩的后兩句點明了此詩為題畫詩,并描繪了畫中梅妃形象: 畫中的梅妃雖然酷似真人,怎奈她那嬌媚的雙眼再也不會向自己送來脈脈溫情了。全詩寫得精練而意味悠遠,前兩句襯托后兩句,生前的梅妃越是美麗溫柔,“嬌波不顧人”的畫像越能引起明皇的痛苦思念以及無盡的感傷。
上一篇:《題梅下橫琴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梅子》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