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寬
上清樓閣萬山中①,百折丹梯鳥道通②。
我欲置身巖壑里③,白云深處覓仙翁。
【注釋】
①上清:道家幻想的仙境,三清之一。玉清、太清、上清是神仙居住的仙境。白居易《夢仙》:“人有夢仙者,夢身升上清。” ②鳥道:險絕的山路,僅通飛鳥。③巖壑:深山之間。
【評說】
本詩選自陳邦彥《歷代題畫詩類》卷三二。
方方壺,即方從義,元代道士,書畫家。字無隅,號方壺,貴溪(今屬江西)人。上清宮道士。工詩文,善古隸、章草。畫山水,初師董源、巨然、米芾、高克恭,極蕭灑。峰巒高聳,樹木槎丫,云橫嶺岫,舟泊沙汀,墨氣冉冉,品之逸者也。畫作傳世不多。嘗言:“太行、居庸天下之巖險,其雄杰奇麗,皆古之名畫,余所愿見者今皆見之,而有以慊吾志,充吾操,吾非若世俗者區區而至也。”蓋學仙之穎然者。
畫中群山連亙,山勢高危,令人望而生畏,詩人用“百折”、“丹梯”、“鳥道通”三個詞語著力刻畫。“丹梯”,是在山崖上鑿石架木而建成的棧道。如果山勢平坦通夷,根本用不著,只有懸崖峭壁之間,無路可走,借以通行。“百折”就棧道縈回、曲折盤桓而言,更是將逶迤峻危之姿表現得淋漓盡致。再看那山脈,突兀而立,高標接天,百折的棧道似乎架設中空中的“天梯”,只有高飛的鳥兒才能從低缺處飛過。這一夸張的表現,與李白筆下的蜀道幾乎無異:“天梯石棧相鉤連”,“百步九折縈巖巒”,“畏途巉巖不可攀”(《蜀道難》)。往往天下奇絕勝跡都在這險要之處,道家所向往的上清樓閣便隱于萬山之中,只可惜“云深不知處”,深邃杳靄,無從捉摸。畫面中的片片白云,遮住了讀者的視線,卻給人留下無盡的想象:白云深處,悠悠云天,定有上清境界,乃至得道仙翁。這種秋水伊人無處可尋的浮想,不免令詩人也產生“置身巖壑里”,“白云深處覓仙翁”的幻想。全詩在這一重筆之后,戛然而止,更顯得情韻悠揚,余味無窮。
上一篇:《撫劉寀落花戲魚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方著作畫竹》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