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洞
位于宣州市南50公里的華陽鄉境內。約形成于幾百萬年以前,系天然石灰巖溶洞。《寧國府志》有“華陽洞府”的記載,后來傳說唐太宗后代李晟王的女兒白云公主避兵亂逃至華陽時,曾藏此洞中,而名曰“白云洞”。1986年重新發現。同年5月開放接待游人。白云洞洞體狹長曲折,洞口危石凌空,垂直三十余米,共有9個大廳和一條地下河組成,總面積兩萬多平方米,游覽線路4公里。洞中寬處達50米,窄處僅0.5米,常年溫度為20℃左右。白云洞鐘乳石發育良好,既有頂天立地的石柱、石幔,也有小巧玲瓏的石筍、石花,各種巧石構成的飛禽走獸,人仙圣佛,妙趣橫生。現已作保護性開放的有五個大廳:白云大場、南天仙境、響水龍宮、越秀桃源、洞府虎峽。白云洞風景區12平方公里范圍內,布滿了許多溶洞,大小的池塘明鏡般散落其間,為白云古洞錦上添花。
〔現代散文〕 白云洞者,居華陽山中、宣州十景之一的“華陽積雪”和“華陽八景”你也許早有所聞了。然而只有身臨其境,你才會真正領略,華陽山那層巒迭嶂,氣勢雄渾,巍峨壯觀的景致;你才會覺得清代著名詩人施閏章“華陽高萬仞,絕頂倦登臨,隔嶺通文脊,遙峰樓武林,雨從山半落,日在谷中隱……”的詩句是毫不夸張的。
大自然的巖溶地貌,在地表造就的溶峰叢和陷落坑,形成奇特的風景小區,既有四周環山,湖水清澈,優雅別致的自然巔湖“天塘”又有曲徑古道,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龍潭桃園古塞”。“象鼻山”、“大雁塘”山水相映,霜月消暑;龍潭觀瀑、蟠嶺品茗,天塘垂釣,則別有一番雅趣。無怪土居華陽民眾,即使過去生活那樣清苦,對這方風水寶地仍依戀難舍,當地口碑云:“熱愛看這青山綠水,腳踏爐火,手捧包谷,端著二兩酒,神仙請我也不走。”
華陽自古有“洞府”之稱,如象山洞、獅山洞、蝙蝠洞、金獅洞……而白云洞可謂洞府洞天世界之冠。其洞廳深邃曲折,鐘乳千姿百態,石筍琳瑯滿目,融天堂人間為一體,聚巖溶奇觀于一洞。其實華陽山本來就夠神奇了,而造物主又為人間營構了這幢奇麗壯觀的地下宮殿。委實是錦上添花,妙不可言。但遺憾的是她竟象一位貌若天仙,風姿綽約的宮女,在華陽山中幽禁了千萬年。人們一直難窺其奧秘,難睹其風采。古往今來令多少人為之悵惘。而究其原委,此洞洞口朝天,形如古井,俯視其下,深奧莫測。所以有史以來,無人敢入其境,只能是望洞興嘆了。然而誰也沒想到,1986年初,當地有四位尋求“假山石”的青年,以藤繩系身,攀墜入洞,深入其境,發現了洞中的奇觀。千古風騷竟讓幾個毛頭小伙先自領了。為此,一時間哄動鄉里,傳為佳話。白云洞的發現探明,實乃千古一幸事,自正式開放以來,名播遐邇,游人如織。
無山不洞,無洞不奇。白云洞可謂神奇之境。當你款款前行,將近洞口時,出現在眼前的是一幅蒼勁古樸的畫卷:陡崖環抱,危石凌空,古藤縈繞,茂林遮掩,你再拾階而上,曲徑通幽,就是這座總面積約二萬平方米,游覽路線近五公里的洞廳了。寬廳狹廊,上下交錯,巧石林立,石乳云集。已開放的五個洞天景點。層次分明,各有千秋。當你經過白云翻騰,流水潺潺,風飛獅舞的“白云大場”,步入“白云仙境”頓時會覺得,飄然而起,似登天宮殿宇,太虛幻境,那海市蜃樓,仙山瓊閣,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倏忽當你聽到水聲嘩然時,已經是潛入一座珠光閃爍,珊瑚琳瑯,清溪歡唱,四壁生輝的“地下龍宮”。當你再款款步入洞中洞,天外天的“白云山莊”時,便要陶醉在那一片山莊林園、小橋流水、鵲橋飛天的桃源世界里了——甚至你會覺得陶淵明在《桃花源記》里描寫的世外天的“白云山莊”時,便要陶醉在那一片山莊林園、小橋流水、鵲橋飛天的桃源世界里了——甚至你會覺得陶淵明在《桃花源記》里描寫的世外桃源,恐怕也會為之遜色。如果你想一睹,峽谷幽深,猛虎呼嘯、雄渾壯觀的景致。千萬不要忘了去“洞府虎峽”一游,那里的景觀或許會使弱者怯步,但強者定會倍增行色,陡添豪氣,抑或你將情不自禁,引吭高歌,即令幽谷和詠,壯思逸飛……
不過你最好再收回視野,細細把玩一下洞中那些由大自然鬼斧神工雕鏤的杰作——人仙圣佛,神采欒欒;龍馬獅虎,栩栩如生;瓜果林木,形態逼真。還有那石筍、石乳、石幔等更是玲瓏剔透,彩色繽紛,真是移步一景。轉目一物,令人目不暇接。由于組成這些景色的石灰質中化學成份的不同,使它們閃爍著色彩斑斕,撲朔迷離的光環,使你恍若置身于一個童話般的世界,勾起你無限美好的遐想。是的,想象和美感交融,會釀出一杯久而彌芳,回味無窮的美酒。當你留戀忘返,而又不得不依依步出洞口時,也許會覺得自己仿佛仍置身在那超凡脫俗,悠然意遠的洞天世界里……
(楊文宣)
上一篇:描寫《玄妙觀》的詩詞與文章
下一篇:描寫《白鶴梁》的詩詞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