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基《黃鶴樓看雪》原文與賞析
楊基
黃鶴樓前水平岸,春雪當空舞撩亂。
東風知有客登樓,助以瓊瑤作奇觀。
昔日黃鶴去不回,我騎白鳳橫江來。
遙看歷歷漢陽樹,一色盡是梨花開。
人間何處稱奇絕,百尺欄干滿江雪。
氣壓滕王閣上云,興高庾亮樓中月。
瀛洲咫尺非難到,鶴背琪花落紗帽。
載酒誰能問謫仙,題詩未必無崔顥。
江上得此清無敵,頃刻銀蟾蕩瑤碧。
更著仙人紫衣裘,臥聽呂巖吹鐵笛。
這首詩,寫黃鶴樓雪景,可謂富麗多姿,真讓人感到銀光四射。
從天上到地下,從近景到遠景,從樹到樓,從江岸到水中,真是四面八方,淋漓盡致。從看樓到登樓,從賞景到歇息,一路寫來,從容不迫。
“黃鶴樓前水平岸,春雪當空舞撩亂。”寫來到樓前之初。先著一筆“水平岸”——江里水豐,兩個意思: 一是反襯雪景,使雪更為分明。如同繪畫,如果紙上雪白一片,未免過于單調; 若是加上一條河流,則兩相映襯,便加強了雪感。楊基懂畫,這是將繪畫技法引進了詩中。第二是為后文寫江伏下一筆,不然后面突然寫江顯得聯系不緊。所以先寫“水平岸”,看似無關,其實并非閑筆。“春雪當空舞撩亂”,寫下雪。“舞撩亂”也有一箭雙雕之意: 一是形容雪花飛,二是借這個詞表達登樓的歡快心情。“撩亂”,同“繚亂”。
接著是“東風知有客登樓,助以瓊瑤作奇觀”。寫登樓。寫東風知我,大自然有靈性,物我相融,詩的情緒飛動起來了。“瓊瑤”,美玉。東風送雪,在詩人的眼中是送來了美玉的世界。
“昔人黃鶴去不回,我騎白鳳橫江來。”前句是指費文褘登仙故事,崔顥詩有云:“昔人已乘黃鶴去”。后句是說作者之所來。“白鳳”,鳥名。漢郭憲著《洞冥記》:“帝既躭于靈怪,常得丹豹之髓,白鳳之膏。磨青錫為屑,以蘇油和之,照于神壇,夜暴雨,光不滅。”故白風引申為不滅之光。該句“白鳳”系指白晝,即白天橫江而來。這兩句詩,因前句是指仙人,后句與仙人相提并論,則創造了一種飄飄欲仙的境界。
“遙看歷歷漢陽樹,一色盡是梨花開。”雪花滿樹,如同梨花怒放,寫雪景。崔顥詩有“晴川歷歷漢陽樹”句。就便借用,讓詩上生詩。
寫完外景,收到黃鶴樓身上來:“人間何處稱奇絕,百尺欄干滿江雪。”寫黃鶴樓與四外雪景融為一體。“百尺欄干”,言欄干之長;“滿江雪”,是說從欄干上望去,外面江上 (包括江岸) 彌漫的雪,如同堆在欄干上一樣。這種景致,當然是人間最奇絕的了。由于景致奇絕,故生出下文:“氣壓滕王閣上云,興高庾亮樓中月。”這種景致的奇絕氣氛,蓋過了滕王閣的景色,也高過庾亮樓的月景。“滕王閣”,古閣名,在江西南昌。王勃《滕王閣序》中有詩云:“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人稱此景為天下奇秀。“庾亮樓”,也叫玩月樓、南樓。在今湖北鄂城縣南。《世說新語》載:太尉庾亮在“秋夜氣佳景清”之時,使人登南樓賞月。庾亮樓因之有月景之名。”“興高庾亮樓”,即興致或情致高過庾亮樓。“興”,作喜悅、興致、情致解。
景色描繪完畢,接著便抒寫感慨。“瀛洲咫尺非難到,鶴背琪花落紗帽。載酒誰能問謫仙,題詩未必無崔顥。”是說雪中的黃鶴樓仿佛仙境,其實仙境也不過如此,只要無視功名利祿、摒棄塵俗自可到達。“落紗帽”就是不當官、不要烏紗帽、超脫塵俗的意思。“鶴背琪花”即指仙境,因乘鶴即為仙,瑤草琪花亦屬仙境之物。這四句中,后兩句是前兩句的補充。意思是: 不要烏紗帽,只要有酒有詩便如仙。不是李白,也照樣可以飲酒;不是崔顥,也照樣可以題詩。這后一句本是“題詩未必惟崔顥”之意,不用“惟”字而用“無”字,是更進了一步,即: 不是崔顥,也照樣可以題詩,而且說不定會有崔顥一樣的佳作。
感慨發完,筆鋒又轉到眼前雪景。由于白天的景致已經寫完,于是以想象中的夜景并借夜景創造無窮的韻味作結。“清無敵”,清白明澈無比,寫雪。“銀蟾蕩瑤碧”,是說月亮在雪中的水里蕩漾。“銀蟾”即月亮,神話傳說月中有蟾蜍,故月亮亦稱蟾月、蟾宮、蟾桂,或簡稱蟾。“更著仙人紫衣裘”:“更著”,再穿上,想象中語。“紫衣裘”,紫色袈裟,出家人之衣,此處謂脫塵之服。想象中,穿著出世之衣,躺在仙境般的黃鶴樓上,聽著仙人呂洞賓吹出的笛聲散入茫茫夜空,該是多么令人心曠神怡的情景啊。“呂巖”,即呂洞賓,傳說中八仙之一,常佩鐵笛。至此,全篇由對現實的描寫引發想象,引發感慨,而后歸入想象中的仙境,使現實逐步地向仙境升華。全篇的藝術要旨正在于此。
這首詩,從思想上來說,主要是體現了文人的清高與遁世。這種思想,歷代都較普遍。雖鄙棄功名,但對社會并無作為,所以并沒有太多的積極意義。而從藝術來說,這首詩則較為可取。寫景抒情,很有一套辦法。鋪陳敷衍,甚見筆力。由此也可窺見,作者其實只是文人,詩人氣質較重,作品偏重于藝術。
這首詩,屬于七言古體。七言古體一般不太講究音律平仄。但這首詩與常素的七言古體有些不同,音律上非常注意。讀這首詩,在音律上感到和諧與流暢。仔細研究,它有許多地方接近《玉樓春》 (詞牌名) 的詞律。怪不得念起來在音律上總覺得有詞的味道。應該說,這是一種創造。將詞的音律引入詩中,而且效果不錯,這應該得到肯定。
楊基將詞的好的因素引進詩中,不唯音律而已。他還將詞的善用意象、長于借景抒情、情韻蘊藉等長處運用到詩中。從《黃鶴樓看雪》中可窺見端倪,從他另外的許多詩作里也可明顯地見到。在藝術形式上,楊基可以說是一位大膽實驗的革新者。
上一篇:鄺露《黃鶴樓》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描寫《三元洞》的詩詞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