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王冕·陌上?!吩馁p析
陌上桑,無人采,入夏綠陰深似海。行人來往得清涼,借問蠶姑無個在。蠶姑不在在何處,聞說官司要官布。大家小家都捉去,豈許蠶姑獨能住。日間績麻夜織機,養蠶種田俱失時。田夫奔走受鞭笞,饑苦無以供支持。蠶姑且將官布辦,桑老田荒空自嘆。明朝相對淚滂沱,米糧私稅將奈何?
“陌上?!笔菢犯蓬},這是又可恰切地作為詩的標題。
開首四句,寫了一個奇怪現象。歷來春來桑葉發枝,蠶種孵化,蠶姑忙碌地采桑養蠶,眼前卻是早已入夏,桑林枝繁葉茂無人采摘,徒為過往行人遮陰納涼。這種反常現象,令人莫解,詩人想找個蠶姑問明原因,卻一個蠶姑也找不到。這就更加令人奇怪。詩一開頭就出現一個懸念,從而具有極大的誘人力量。接下四句作了明確回答,原來蠶姑和其他大家小戶婦女一起都被捉去,為官府織做“官布”去了。這種奇怪的現象,給農民造成嚴重惡果,蠶姑們日夜紡麻織布,心里焦急地惦記著蠶老田荒,誤失農時。田夫本可承擔農田耕作,卻因交不上租賦,備受逼勒鞭撲,饑餓痛苦,無法支撐。把農村男女勞動力橫加摧殘,農業慘遭野蠻破壞的黑暗現實作了沉痛揭露。最后又提出了一個新的無法回答的問題:蠶姑雖然完成了織做官布之役,但蠶老田荒,官糧、私租怎么完成呢?詩末留下一個難以回答,而可以想象的大大的問號。
這首詩文字淺顯,意義顯豁,深入淺出。詩人敏銳地揭露了元代一個極為荒謬的社會問題。統治者為了眼前的需求,竟不顧農時,從根本上破壞了農業生產,這種愚蠢的短見的政令,只有在元代野蠻統治下才會發生。所以詩人接下指出,農業橫遭破壞,官賦私租又將從何而來呢?
在表達方式上,詩的開頭和結尾巧設疑問,前者可收到引人入勝的效果;后者給人留下想象的余地,而首尾兩個疑問都反映了元代社會的荒謬。由于統治者的野蠻荒謬,使農民在無災之年,蒙受比有災之年更為慘重的災害。
詩人善于把不同時間、空間的景物,組成一個完整的富有主體感的圖畫。陌上桑老、田夫受笞、蠶娘日紡夜織,并非發生在同時同地,而農夫的眼淚滂沱只是推想之景,把它們有條不紊地組織起來,其中又夾敘夾論,使全詩形象生動,議論精當;或有意設問,讓讀者想象。
上一篇:古詩《康有為·聞意索三門灣,以兵輪三艘迫浙江有感》原文賞析
下一篇:古詩《方回·雨夜雪意》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