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問陶《瞿塘峽》原文與賞析
張問陶
峽雨濛濛竟日閑,扁舟真落畫圖間。
便將萬管玲瓏筆,難寫瞿塘兩岸山。
瞿塘峽西起白帝城,東至巫山的大溪鎮,長約8公里,是三峽第一峽,也是其中最短的一峽。江面狹窄,最寬處不過150米。兩岸峭壁穿空,仰視高峰指天,云天一線,俯視驚濤駭浪,湍急如箭。
此詩是寫雨中的瞿塘峽。起句“峽雨濛濛竟日閑”。整日下著濛濛細雨,使整個奇山險水罩上一層雨霧,顯得朦朦朧朧。一個“閑”字,使人感到畫面的恬淡,悠遠。
第二句“扁舟真落畫圖間”,把整個瞿塘峽比作一幅精美的圖畫,而作者乘船江中,急流而下,就如一葉扁舟落入畫中。一個“真”字,使人感到扁舟和兩岸的景色融為一體; 而一個“落”字,更寫出了船在江中行走的飛速狀態。這里,作者寫水流之急,但并未直接寫出,而是從行船的形態中讓讀者感覺到它的疾速異常。猶如李白的名句“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也是寫水流之急,行船之快,那是從時間的角度去描寫,此詩卻是從空間的角度,給人以直接的視覺,一個“落”字,使全詩如畫的靜默有了動態。使這幅畫鮮活起來。
如果說前兩句是描寫扁舟初發的畫面,后兩句則是寫船游峽江的觀感:“便將萬管玲瓏筆,難寫瞿塘兩岸山。”玲瓏筆是形容才思敏捷,心靈巧慧的文筆或畫筆。此句是寫瞿塘峽風光之美,峰巒之神奇,加上行舟之快速,一切景物疾掠而過,此情此景。即便是那些才高學富之士也難描繪。且看,古往今來,多少才華橫溢的騷人墨客,從各種不同角度,以各種不同心態為三峽作過丹青詩文,繪寫出的也只能是它的點滴,又有誰能將它的雄奇壯美表現得淋漓盡至?!
整首詩可以說是詩與畫的融合,頭兩句著重在畫意,而后兩句則著重在詩意,詩亦是畫,畫亦是詩,總之,詩與畫巧妙地融為一體。在領略這美的意境之后,如在詩藝上探究的話,就會發現本詩與作者其他山水詩一樣,具有藝術上的個性,著名詩文大家袁枚曾贊其詩是“沉郁空靈,為清代蜀中詩人之冠”; 而作者在詩論中卻主張詩以性靈為上,他不僅這樣論述,而且貫徹到創作實踐中。現在再體會一下他“憑空何處造情文,還仗靈光助幾分”的句子,才知確為灼見。
上一篇:李渤《留別隱山》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杜甫《瞿塘懷古》原文與賞析